2020年03月05日 星期四
疫情中,瞒报行程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唐义诚

心理话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断有瞒报行程的行为被爆出。日前,福建一男子因瞒报行程,致4000余人被隔离。——这种害人害己的行为,为何屡劝不止?

    除却因害怕、缺乏敬畏感、反社会等因素,“正常化偏误”正在影响一部分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正常化偏误(normalcy bias)”是一种在应激状态下常出现的行为决策偏误。指的是当灾难已经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灾难的发生,还以为一切都正常,这就耽误了挽回的最佳时机,导致了更加巨大的危险。疫情期间,发现了自己高烧不退,却不就医,就是典型表现。说白了,就是“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

    那为什么会有“正常化偏误”出现呢?心理学认为,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是我们总会习惯性地对于未来的事件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这叫做“达克效应”,又称“迷之自信”。有个著名的调查发现,90%的人都认为自己开车的水平是在平均水平之上。

    最近,由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公布的疫情期间公众心理调研发现:76.02%的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公共场合戴口罩”,而让同一批受调者评价身边人时,这个比例降到了39.94%。看来,每个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要优秀,运气好,坏事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会导致人们面对真实危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给自己一个正常化的解释,无论这个解释细想起来多荒谬——“也许是温度计坏了”“没准抗一抗就过去了”“我抵抗力强,怎么会得病呢?”

    “正常化偏误”出现的第二个原因是面临危机时,“正常化”其实是人类一种原始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帮助我们面对危机时不至于立马崩溃,为我们接受现实争取一段时间。譬如:我们看电影里总有这种情节,主角听到亲人离世的消息后,往往不会立即痛哭流涕,而是在淡定地办理完后事之后,再让自己“崩溃”。然而,在面对新冠病毒肺炎之类的需要及时反应的突然事件时,这种一时爽的“正常化”却会酿成长远的祸患。

    值得一提的是,“正常化偏误”并不只在突发事件中有体现,日常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有一位来访者,41岁时与前男友“分手”,理由是前男友不同意结婚。但在这之前,她已经与前男友相处11年了。那些年里,她明显感觉两人的关系不太好,也察觉前男友不愿意结婚,但总想着“也许他会变好的”“也许随着年龄增长,他就愿意结婚了”,结果日子就这么一直对付着过下来了。

    第三,“正常化偏误”与认知灵活性有关,认知灵活性是人们调整认知和加工策略,以便适应无法预测的环境的能力,故而“正常化偏误”现象在认知灵活性较低的群体中尤为明显,如脾气比较“倔”的人等。

    此外,处于焦虑情绪时,由于杏仁核高度激活,负责理性的前额叶功能被抑制,人们也很容易受到“正常化偏误”的影响。

    “正常化偏误”绝不是隐瞒行程和病情的借口,而是让我们知道每个人身上其实都带着做出非理性行为的“基因”。为了抵御“正常化偏误”的影响,以下三条建议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 激活你的社会支持系统。发现自己有疑似症状时,不要独自面对,可以让重要亲人朋友知悉,来自亲友的支持会降低你的焦虑感,恢复理性判断,继而防止做出错误决策。

    第二,预防“过度自信”。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过度自信”是造成“正常化偏误”的原因,在疫情大势下,请将自己看作一个普通人,严肃对待每一个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第三,做重大决策时,保持开放性。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日常生活,做决策的时候,保证持有不同观点和意见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并且以欢迎和接受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意见,这会有效防止重大决策失误的出现。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平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