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党总支书记、农学专家张玉梅在实验室查看干旱胁迫后不同小麦品种叶片发育和衰老情况。 受访者供图 |
科技特派员、青岛农业大学园艺专家刘更森(左四)在当地下地指导果树剪枝。 受访者供图 |
前不久,一场大雪普降青岛,当居家的人们忙着在室内观赏窗外雪景,身为山东省科技特派员的青岛农业大学设施农业专家杨延杰教授却第一时间联系山东省平度、莱西等市的蔬菜种植农户,指导菜农“尽快除雪、缓慢揭棚、不要闪苗、避免萎蔫、补充叶面肥”,做好寒潮期间的蔬菜生产管理,稳定菜农“钱袋子”,也保障市民“菜篮子”。与此同时,山东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已年近七十岁的全国闻名的“草莓教授”姜卓俊,通过网络对多地草莓种植户进行指导,保住种植户经济收益的同时,充实居民“果篮子”。
人勤春来早。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创建了一套“无接触云端社会服务”新模式,保障春耕期的农业生产秩序、确保生产效益,全面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贡献了科技特派员“米袋子、菜篮子、果篮子、肉篓子、蛋筐子”“五子技术”的力量。
科技及时雨 给农民准备一份“大礼”
正月初七,身兼山东省派第一书记和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双重身份的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处王存鹏,就急忙来到挂职的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南孙徐村,冒着严寒和村里干部群众一起备战春耕。通过与村民交流,他得知因暂时无法外出打工,部分村民忧心忡忡,王存鹏一边疏导缓解村民担忧,一边马上联系学校。
随后,王存鹏在村干部群里转发了《山东省作物线虫病害及其防治知识》《当前山东省樱桃春季管理技术意见》《花生生产播种技术》等一系列农业科技指导资料,动员村干部带领村民开展学习,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向生产要效益,确保全村按时脱贫、绝不返贫。他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精选了多项学校科技成果进行调研论证,做好引进准备。“‘钱袋子’既然已经鼓起来了,就绝不能再瘪下去。”王存鹏说,这些科技及时雨,是青岛农业大学组织专家教授为农民朋友准备的一份“大礼”。
作为农业院校,青岛农业大学围绕“农业怎么办、春耕怎么办”问题做文章。春节期间,学校组织校内各层次科技特派员系统开展网络科技指导,同时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相关领域专家教授的研究成果资料,搭建了一个科技指导的“云上”平台。作为学校科技处产业与社会服务办公室负责人,王存鹏对学校科技成果了如指掌,因此能“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时间将有关资源与帮扶村进行对接,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科学开展生产,提高农业收入,从而弥补因暂时无法打工造成的收入损失。
“今年春天我们正准备在村里实验林下赤松茸种植,王书记提供的资料里正好有详细指导,对我们开展这个项目太有帮助了。”村民薛文干说。
“农业高校肩负着‘强农兴农’的职责使命,学校搭建平台、集聚力量,搭建春耕时节科技指导新平台,组织科技特派员系统开展网络科技指导,为农村农业生产贡献了高校应有的力量。”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宝笃说。
开通云课堂 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据统计,在青岛农业大学有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460名。这些特派员来自农学、植物保护、生命科学、园艺、动物科技等多个领域,均是在科技服务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拔尖人才。这其中,有“两支梅花”格外引人注目。
特派员张玉梅针对山东省内农业生产情况,带领团队制作了《当前山东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专题片,被山东省科技厅推介到全省各地市,用于指导小麦生产。她还协助学校制作了十二期生产技术指导微信推文,内容包括“花生生产播种技术要点”“林下大球盖菇简化栽培技术”“日光温室葡萄栽培关键技术”等,把学校最新成果推介到生产一线,确保山东省守住“米袋子”。
“在手机上看了青岛农大推出的指导文章,很详细,感觉很过瘾!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特别注意的。”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杨家屯村的村支部书记杨军说。
田雪梅是青岛市对口支援贵州安顺扶贫项目的主持人。从春节至今,这位菌类专家勇挑特派员重担,始终坚守农业生产脱贫攻坚一线。她的对口支援项目——大棚栽培食用菌,目前已在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落地实施,培训技术从业人员400人次,指导建设核心示范区100亩,带动帮扶50户贫困户脱贫。这几天,她组织学员进行了视频“云课堂”,进一步提升学员们的技术水平。“食用菌见效快、收益高,不仅能帮助贵州山区农民朋友尽快脱贫,更能丰富当地百姓‘菜单’。”田雪梅说。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马春晖,被果农们亲切地称为“梨专家”。
入春以来,这位省级科技特派员,走出课堂,走进田间地头,结合当前梨树种植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精心凝练总结,为十余家经常联系指导的企业和果树种植户提出了果树生产建议十条,主要包括:“春季果园生产资料购置”“春季病虫防治技术方案”“棚架梨的树型结构调控”等。“这十条是最核心关键的技术要领。”马春晖说,十条建议一经推出深受企业和果农欢迎,被果农们戏称为“马十条”。
春季是特种经济动物配种关键期,更是流行疾病高发期。今年以来,青岛、潍坊、威海以及牡丹江、鞍山等山东省内外多地养殖场(户)纷纷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山东省特种经济动物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马泽芳,请教如何做好特种动物主要传染病预防。马泽芳把自己家当做“大本营”,电话连线、网络指导、视频辅导,“十八般武艺”并用,指导养殖户做好病害防治,通过科学技术提高配种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养殖场(户)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
无独有偶。山东省牛产业技术团队试验站站长、动物疾控专家曹荣峰教授受山东省委派,对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进行指导,与当地养殖人员建立了联系,随时一对一指导。春节刚过,彭水养殖场(户)纷纷联系曹荣峰,请教动物传染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在山东省内,曹荣峰克服困难指导滨州、东营奶牛场做好牛疾病的控制与预防。曹荣峰介绍,青岛农业大学现有牛、羊、生猪、家禽等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一大批专家,他们凭借丰富的畜禽养殖经验助推现代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老百姓餐桌提供优质、绿色、安全的肉蛋奶产品。
脱贫攻坚,关键在于以科技为农业农民“赋能”,让他们更好地向“米袋子”“菜篮子”“果篮子”“肉篓子”“蛋筐子”供应优质产品。
据青岛农大校长宋希云介绍,作为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的国家级、省级先进单位,学校建立了覆盖200个山东省指定贫困村的11个团队微信群,集中人力资源开展网络化、电讯化服务,线上解决农户疑难问题。随着春耕生产的全面展开,科技特派员服务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服务深度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