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可燃冰有多难?是在豆腐上打铁、是用金刚钻秀花,利用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胜利石油)钻井工艺研究院(以下简称钻井院)独特的可燃冰取样技术,我国取得了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一滴小小的钻井液透露出千米井下钻井液各种参数的变化,依靠国内独创技术,一部电脑代替人工提炼,一滴钻井液中的10项指标瞬间一目了然……
近日,胜利石油自主研发出中国油田开采关键技术“旋转导向系统”,再次解决了行业难题。1月初,科技日报记者在钻井院采访了解到,该院每年诞生的数十项科研成果中,七成左右均实现了转化。胜利石油副总工程师兼钻井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延军向记者透露了高成果转化率的秘密:只要钻头能到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科研方向;我们的科学家既是技术人员,也是一线工人,“三重身份”使他们了解生产痛点和技术难点,知道怎样攻坚克难,更知道如何将成果推广到全球各地的油田里。
在国内各大科研院所普遍为成果转化难困扰的当下,钻井院超高转化率背后的典型做法值得借鉴。
像玩游戏一样把活儿干了
虽然看上去比较年轻,胜利石油黄河钻井总公司50207钻井队平台经理马哲已经入行多年,他带领的团队每年累计要打六万米深井,“打得好”是人们的评价。
打得好,离不开高科技的辅佐。在50207钻井队工作现场,通过四块大屏幕,两个人只是点点鼠标,就包揽了以前需要七个人干的活儿,“像玩游戏一样把活儿干了”。这是钻井院“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钻机管柱自动化处理系统的魅力。记者了解到,这套设备在全球石油市场广受青睐,有30多套设备走进了各大油田,前不久,还应用到了沙特的钻机上。
成果受欢迎,不是没理由的。马哲告诉记者,在石油行业,大部分事故是在钻井环节,在管柱举升过程中产生的,而这套技术便是瞄准这个痛点而研发。
钻井作业中,钻井管柱的操作需要人工参与,累且非常危险。钻井院副院长刘海东说:“十年前,国内并不缺一线工人,但老一辈石油人老去后,谁来钻井?必须得未雨绸缪。”
于是,动力猫道被研制出来,钻台机械手被研制出来,液压动力集成系统被研制出来……五项发明专利撑起了该技术的科技含量。让刘海东没想到的是,在研制该项目的同时,还意外衍生出一项863项目。
针对痛点,超前部署,多学科“联合舰队”,才能拿下受市场欢迎的技术。而钻井院近几年的成果目标,都有一个规律:自动化已成为科研导向之一。而成果落地快也与此密切相关。
钻头能到的地方都是科研方向
在其貌不扬的车间里,一个外表看上去粗糙的长柱型管引人注意,“你别看它外表粗糙,却包含着一颗高精尖的‘芯’。”刘海东告诉记者,这便是应用在我国南海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可燃冰取心工具。
时间回溯到2017年4月26日,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大风六七级,浪高三四米,海洋石油708船如同一叶浮萍,在漆黑的海面上,任由风浪摆布。如今钻井院副院长、时任钻井院钻井工具研究所所长的裴学良与任红、孙艳军三个来自钻井院的技术人员,背负着可燃冰取心的艰巨使命。4月30日23时50分,当第三筒岩心升上甲板,中海油研究总院吕鑫博士手持检测仪瞪大了眼睛:“是甲烷,气体达到可燃浓度!”
“可燃冰属于战略资源,不能总依赖国外技术搞勘探开发。”周延军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攻关的方向;只要钻头能到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在这两个大方向下诞生的成果何惧转化难题?
裴学良、任红、孙艳军三位既是钻井院的技术人员,也是一线工人,一身兼两职。这也是该院保持高成果转化率的法宝之一。“我们院既是研发的源头,也是服务提供者,博士、研究员们干一线工人的活儿是常有的事儿,甚至说是必修课。”刘海东认为,只有让听得见炮声的人研制炮火,才会“对症下药”,研制出既是高科技又会受欢迎的“二合一”技术。
在石油钻井系统内部,论科研实力,论应用成果,钻井院都是一面响当当的牌子。他们研发出一个个高精尖的科研成果,戮力推广出去,敲开了海内外一个个石油工程的大门。总结起来,周延军说:“七成转化率背后,我们真正将科研当作实业来做。我们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