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年终盘点——科技人物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
2019年,他们为人类拓展知识的疆界
图① 11月25日,吴伟仁代表嫦娥四号团队领取英国皇家航空学会2019年度团队金奖。

新华社发(雷伊·唐摄)
图② 卢宇彤在办公室查阅资料。

卢宇彤供图
图③ 12月17日,王元卓参加“典赞·2019科普中国”盛典,荣获“2019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奖项。

中国科协科普部供图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他们因为科学或科普成果,出现在这份2019年度人物盘点名单中。

    其中,有的已成名多年,有的刚崭露头角。其实,能被人看到的成就,不过是多年努力成果的冰山一角。

    我们往往只看到他们在实验室的一面。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来路和去程。他们有喜怒哀乐,有没实现的小理想,有小爱好,还有真性情。

    “科学家”这个称呼,不是一副统一打造的“面具”——那只是他们众多身份标签中的一个。如果说有什么共性,那就是,科学家精神贯穿他们工作的始终。

    说白了,他们也是普通人。在自己的主业上,靠着热爱、坚持、天赋、勤奋和信念做出了成绩。

    当然,还有更多可爱的科技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类拓展知识的疆界。

    高星: 为人类补全自己的历史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说,自己其实是“误入了这一行”。

    当年,他的职业理想是当作家和记者,但高考后被录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专业还是颇为冷门的“考古”。

    虽然没实现文学梦,但高星在考古专业,依然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专注于破译旧石器时代的“无字史”,想知道在漫长的演化史中,人类究竟如何生活。

    本科毕业后,他进入中科院,为了学到最先进的考古理念,高星又赴美国做访问学者,后用6年拿下人类学博士学位。

    在考古领域耕耘30余年,其团队早已成果累累。他们研究北京人、许昌人、青藏高原上的古人类……2019年,高星团队解开了“人类何时登上青藏高原”这一谜题。该课题组自2011年以来8上青藏高原,找到了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并分析出这一时间大约是4万年前到3万年前。

    对考古学者来说,外出考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跋山涉水。有时所到之处,人迹罕至。替那些不可能再说话的古人类说话,为人类补全自己的历史,为旧石器研究培养更多的新生力量,这是高星的梦想。

    刘琬璐:

    凭实力成浙大最年轻研究员

    27岁,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最年轻研究员。

    一时间,这个标签让90后姑娘刘琬璐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刘琬璐应该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她2013年从浙江大学毕业,6年后归来,变身为导师,带起了比自己小三四岁的博士生,并且有了自己的实验室,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在美国读博期间,她在《科学》《细胞》等高水平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论文被引用量达500余次。

    刘琬璐研究表观遗传学,科研是让她“止不住想念到失眠的对象”。而与生物学结缘,也和刘琬璐的人生经历有关——2008年,她即将高考,家乡四川遭遇大地震。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当年我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学医或是学建筑”。

    其实,刘琬璐能一回校就成为博导,也与很多学校进行的教师聘用制度改革有关。国内高校与国际接轨,采用预聘—长聘制。年轻人有了更多空间,能更早地独当一面,但也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

    王元卓:

    是科学家奶爸也是灵魂画手

    很多人都以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是研究天体物理的。2019年春节,他因为手绘《流浪地球》科普图走红。几张浅显易懂的科普画,被《流浪地球》导演郭帆亲自“翻牌”点赞。

    但画图的初衷很简单——和普通家长一样,王元卓想让大女儿写一篇《流浪地球》的观后感,但女儿说电影没太看懂。于是王元卓亲自动手,给女儿画图讲解,还出了4道“课后思考题”。

    对王元卓来讲,手绘是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他曾用100多页的手绘,记录全家人的美好生活。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理性,也是一个父亲的感性。王元卓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陪伴孩子。

    而一个父亲的手绘图能够迅速走红,也是因为公众对优质的科普内容,其实有着强烈的需求。

    王元卓的画有鲜明对象感,兼具趣味性和科学性,还能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知识层次。那些没有能力或条件为孩子手绘的父母,其实在点赞王元卓的同时,大概也希望能找到更多鲜活的方式,让孩子对科学产生更多的好奇。

    吴伟仁:

    和“天”打交道的平淡人

    2019年11月,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将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颁给了嫦娥四号任务团队。

    代表团队领奖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

    嫦娥四号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次:第一次获得月球背面着陆区附近真实地形地貌立体影像、第一次用探月雷达获得了月球背面月表下300米左右的地质剖面图、第一次获得月球背面真实的温度数据……

    带领团队创造出这么多第一次的吴伟仁,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的一个小村庄。还未恢复高考时,读完高中的吴伟仁成了村里的生产队长,带着村民修猪圈、制农药、做土肥料。恢复高考后,他被推荐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他走上了科研路,成为和“天”打交道的人。

    当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后,吴伟仁提出并实施了嫦娥二号“一探三”技术方案,成功将嫦娥三号送上月球,解决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通信的最佳空间点问题……

    吴伟仁说,他是一个很平淡的人,但从事了一份不平淡的事业。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总想了解生命、人类、太空和宇宙的起源。这份好奇,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他说。

    卢宇彤:

    筑“银河”、造“天河”的女主席

    2019年国际超级计算大会首迎女主席——中国人卢宇彤。她是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留着长发,给人的感觉是——温柔。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卢宇彤是名女程序员。这名程序员在业内,也是位不折不扣的“大神”。

    她经历了从五代“银河”系统到两代“天河”系统的研发过程,是中国超算事业的参与者。高一时,卢宇彤就参观过“银河一号”,后来她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再后来,她跟随导师,进行“银河二号”相关系统的软件测试与验证工作,并和超算结下缘分。

    接受采访时,卢宇彤说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研究要看真功夫、硬实力,就没有媒体记者需要的那种“有趣”。她不给自己贴性别标签。卢宇彤说,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成果,这些都比“女性”的身份更重要。

    她也将荣誉看得很淡。“天河二号”是世界超算史上第一台连续6次夺冠的超级计算机。但每次从领奖台上走下,卢宇彤也只道:有些感慨,但没多激动。

    她只希望自己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用的超算系统,做出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造福民生。

    谢军:

    用百米冲刺速度跑北斗马拉松

    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至此,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为最终实现全球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背后的功臣之一,是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

    谢军今年60岁了,但奔跑的脚步从未停下,他已和北斗相伴了15年。谢军说,这15年的北斗岁月,是在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上世纪80年代,谢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航天系统工作。他从基层工作做起。那段岁月的历练,让谢军养成了刻苦踏实的工作作风。

    2004年,他成为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谢军有过好几次的“当机立断”。首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的发射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发射在即,却出现故障;不眠不休排除故障后,卫星总算顺利升空,但如果按照常规流程开启卫星上的设备,就会错过国际电联规定的最后期限——之前申请的频率资源就会作废。在一个个难关面前,谢军做出了一个个重要决定,确保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王坚:

    从民企走出的院士第一人

    2019年11月22日,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王坚火了。当天,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第14次院士增选名单,王坚的名字在列。他也就此成为民企院士第一人。

    有无数人在问:王坚到底是谁?

    王坚于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当首席架构师,主要负责研发云计算系统。当时,云计算还是个新鲜的概念。王坚决定从零开始建立“飞天”云计算系统,它是中国自研的云操作系统。2017年,中国电子学会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颁给了“飞天”,这也是该奖项设立15年以来首次颁出特等奖。

    所有磨难挫折,往回看,似乎都显得云淡风轻。起初没人知道云计算要怎么搞才能成功,他遭过非议、挨过骂,团队里曾有一半员工因为扛不住压力而选择离开,王坚甚至曾在阿里年会上哽咽落泪。

    现在,阿里云成为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平台,成为中国互联网重要的基础设施。

    王坚如今是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他心里有更高远的理想:我们到了不止把技术做好,还要去开创的时候。

    王坚当选院士,是某种开端。从民营企业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也在勇攀科学高峰,攻克世界难题。

    邓宏魁:

    押注没人走过的“抗艾路”

    “你们看到邓宏魁的那项研究了吗?”

    今年9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宏魁及其合作者,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案例后,在艾滋病相关的网络论坛里,很多患者这样询问。

    医学的每一点进步,治疗手段的每一次改进,都会真实地牵动患者的心。

    凭借这项研究,邓宏魁近日入选由学术期刊《自然》评出的“2019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荣誉的背面,邓宏魁所承受的科研压力,却难为外人道。

    邓宏魁团队已在干细胞领域耕耘了十几年,他们是在走别人没走过的路。他工作很忙,从不在闲聊的地方多待1分钟,有时凌晨三四点他会突然出现在实验室,验证一闪而过的灵感。

    邓宏魁曾跟实验室的同事讲,你们是想当一流的科学家还是想当别的,得想好了再来。当一流的科学家,就要全身心投入,用创新成果推动、服务国家发展。

    这条“抗艾路”,邓宏魁还要继续走,祝他好运相随。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