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科学精神
日前,倡导“断食排毒养生”,鼓吹“大米是毒”的林海峰意外去世,再次引起人们对“自然疗法”的讨论。今年上半年,有位以“养生专家”著称的画家,刚刚步入老年就离开了人世,也引发了人们关于“养生”是否可信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自然疗法大师”去世或“养生专家”寿命不长,说明“自然疗法”不可信,“养生”也不靠谱。
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思考问题的方式比找到答案更给人启发。因为林海峰的鼓吹,就不加辨析地信从“自然疗法”,拒绝食用五谷,有病也不看医生,这显然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是,如果仅根据某一人一次实践结果的成功与否,就来判断其行为或理论是错误的,同样也不是科学的态度。这两种思维方式看似截然对立,实则完全一致,都是以偏概全、以感受代替理性。“断食排毒”等自然疗法的倡导者和追随者的身体状况,固然可以给人提供直观的感受,但判断“断食排毒”是否可信,却不能建立在零星的、个体的直观感受之上,而要看它是否有科学数据的支撑,是否与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相一致,是否与行之有效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符合,还要看这种“新思想新观点”能否经得起逻辑的推演,以及定量化、实证化的检验。
“自然疗法大师”之死向我们提出的真问题是,应该如何科学地对待生命现象。或者说,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科学精神。毋庸讳言,卫生健康领域是这几年伪科学、假科学的多发高发之地。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们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生活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与社会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等相伴随的慢性病、“富贵病”等也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内心的健康焦虑。而目前社会大众卫生健康知识又比较缺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匹配的生命、衰老、疾病、死亡的科学认识。再加上我国医疗服务中存在薄弱环节,“看病难”等问题依然存在。这都给那些看似有效又简便易行的“自然疗法”“养生秘方”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此,一方面应加强科学精神宣传和科普教育,提高人们卫生健康知识,既要划清祖国传统医学与伪科学的界限,也要防范戴着“酸碱体质理论”等洋帽子的谬论,给自己打上一支精神预防针,不被“大师”的花言巧语所忽悠;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卫生健康领域特别是养生、减肥以及慢性病治疗等机构的准入资质,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加强卫生健康领域“骗局”的治理力度,揭开“神医”的假面具,揭露其“神棍”的真面目。
另外,在这个媒介即信息的时代,网络传播空间治理也十分重要。就在笔者撰文之时,百度了一下“自然疗法”,创始人为林海峰的“整体自然疗法”词条赫然在列,并且看似“客观公允”地介绍其“包括断食疗法,辟谷,倒立,双盘等。超过正常人体的限度,来激发潜能”。该网站显然对错误信息缺乏辨别和抵制,事实上帮了伪科学的忙。因此,加强包括搜索、电商、社交等网络平台的自律,提高平台运营者的科学素养,不为伪科学提供传播平台,才能营造倡导科学精神的良好氛围,让伪科学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