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沈艳云 |
科特派20年
本报记者 付毅飞
1991年,陕西省安康市基层茶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衍成28岁,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年,他在全国茶叶学会代表大会上听专家说,全国茶叶的发展趋势将是无性系种植。陕西茶叶栽培历史悠久,却没有自己的品种。他想:总得有人做啊。
2019年,王衍成已为梦想奋斗28年。他培育的陕西第一个无性系茶树品种“陕茶1号”,改写了陕西的茶业格局,也改变了当地贫困农民的生活。
成为“陕茶一哥”的王衍成,正努力将“陕茶1号”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选种育苗,一个人的探索
28岁时的王衍成,已在茶果站摸爬滚打近10年,干过业务、懂些技术。但要说这个年轻人想选育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没人信。
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凭借从书上搜集的知识,他摸索着四处选种,只要听说哪里的茶树有特点,就跑去看。
因为缺乏高深理论、没有技术条件,他选种的首要标准简单直观——发芽早。“发芽早,上市就早,能卖个好价钱。”他说,“这个品质很受农民欢迎。”
1994年3月11日,王衍成在紫阳县茶叶研究所茶园里考察,发现3株早芽种,惦记上了。
第二天是周末,他回到汉滨区双龙镇永安村老家,坐在堂屋里心心念。突然想起,母亲曾说家里有棵树出的茶好喝。他到地里一看,树上的芽头发得比头天看到的3株更大。相比紫阳县,老家的位置偏北、海拔更高,这样都能这么早发芽,不是早芽种是什么?王衍成喜出望外。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仔细观察了这棵树的性状特点,叶片隆起突出、叶面有光泽,感到满意。他将其确定为1号单株。这年5月,他对这棵树进行了重修剪,形成了许多新枝条,8月开始第一次繁育。
然而问题来了。王衍成的育苗事业全凭“自带干粮”,时间在工作之余挤,经费从自己兜里掏,繁育茶苗所需的土地,他却没法“变”出来。
起初他打的是自家耕地的主意,遭到父亲坚决反对。他完全理解:土地是保证全家人吃饭的,搞成“试验田”,让大家喝西北风不成?
可是茶苗总得有地方种啊。王衍成在幺叔家的荒地上开垦了十几平方米,开荒、平地、筛土、铺苗床、扦插……全是自己干。
自从开始育苗,王衍成回家的频率大幅提高,几乎每个周末都回。从市区到村里,公路土路山路总共60公里,为了省路费,他骑自行车,单程要花3个半小时。村里人都夸他是个大孝子,母亲满怀幽怨:“他又不是回来看我……”
这批扦插的苗子成活了72株,实现了单株到株系的跨越。这是“陕茶1号”获得成功的关键一步。
第二年,王衍成需要栽植茶苗,再度面临土地问题,只好又去找父亲。这回他选择“智取”。“育苗建园是单位安排的工作,你不让弄,我要丢饭碗。”他可怜巴巴地说。父亲无奈,点了头。
有了此前的成功,王衍成觉得这事不难。谁知,由荒地换成熟地,当年的茶苗却“全军覆没”。接下来两年遇到干旱,一株茶苗都没留下来。王衍成惨遭“三年败”。
机械化推广,一桶金的诞生
不得不说,全国茶叶学会代表大会对王衍成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997年,他在会上听专家说,茶叶要实现机械化加工。
王衍成在学校学到的是:名茶只能手工制作,不可能用机械做出来。专家的话让他很疑惑。正好那段时间,岚皋县茶叶站弄来一台茶叶加工设备,站长喊他一起试试。两人埋头研究了3天,发现这东西了不得。
过去农民加工茶叶,一人1天做1斤,还得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通过机械加工,一晚上就能做20多斤,而且品质很好、质量统一。王衍成决定代理该设备。
起初他想得很简单,在厂商、用户间牵个线,把设备拉回来卖给茶场,钱一收,继续上班。但操作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1998年春天,他买回30多台设备,茶场不肯付款。用户振振有词:你这设备我们不会用,见都没见过,不好使咋办?
大家说得不无道理,王衍成无言以对。问题是,这一车设备还欠着13万多元货款,对于月工资不到600块的他来说,这是个天文数字。
育苗失败、资金被套,讨债的人守在他家不走。王衍成心慌意乱,他贷款2万元还给厂商,剩下的钱只能等茶场做出产品才能拿回来。他办了停薪留职,奔波于各茶场,一台一台调试设备,挨家挨户教大家用。
忙活了几个月,30多台设备收效显著。下半年,王衍成收回了全部货款,还赚了一万多元。有第一桶金,又有了时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育苗上,收获了1500多株茶苗。1999年,他圈了4分地,建起茶园,为品质实验和扩大繁育奠定了基础。
王衍成的事业迎来强势反弹。第二年他花30多万元拉回3车设备,第三年引进的设备价值百万。10多年来,他总共引进万余台茶叶加工设备,配套给近千家茶场。机械化生产在安康茶产业中迅速推广,乡亲们的日子滋润了,他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这钱挣得很不容易。王衍成不仅为茶场量身配置设备,还提供后续技术支持。
茶叶加工都是晚上进行,尤其是清明节前后一段时间,各茶场通宵达旦、忙得热火朝天。如果设备出故障,茶农就会火急火燎地找王衍成求助。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一晚上接好几个电话是常事。
此外,王衍成还提供“善后”服务。每年旺季过后,有的茶场可能剩一些茶叶没卖出去。为了帮助茶农保本,他将这些茶叶回收,开店销售,实在卖不掉的,只能烂在自己手里。
挣到钱,王衍成不忘初心,把钱砸回到茶叶上。2003年,他成为安康市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2006年,他在双龙镇建起“陕茶1号”品种对比试验园,次年又建起“陕茶1号”示范园。
打造品牌,一个地区的茶产业“活”了
2019年11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双龙镇的“陕茶1号”繁育基地,看到一派繁荣景象。农民们一字排开,坐在田间拔茶苗,前来收购的客户,将成堆的茶苗装车运走。
面对记者的镜头,74岁的罗长珍停下手中的活,说了几句不过瘾,扯开嗓子唱起来。在此劳动的有不少“空巢老人”,以前生活主要靠子女在外打工补贴,如今自己成为专业技术工人,除了自家种茶卖茶,还可以到茶园拔草拔苗剪枝扦插,按小时计酬,一年能多挣好几千。
这让王衍成觉得付出得挺值。
培育新品种是个苦活,为了统计数据,一次要在地里蹲几小时。小到叶片的长、宽、形状、光泽度,大到茶树的长势、树形、树姿、分枝密度、成分含量等,一年下来有上万项数据要统计分析。这些事主要是王衍成自己做,年复一年地摸索。
2011年,“陕茶1号”被正式认定为省级良种。至此,王衍成累计投入选育费用上百万元,花费的时间精力无法计算,却还没有从中获得一分钱收益。
安康的茶产业,倒是因“陕茶1号”而“活”了起来。永安村村民王庆斌过去种玉米、油菜,仅够维持生活,种上了“陕茶1号”,2018年每亩地光剪枝就有近8000元收入。
几年来,“陕茶1号”慢慢火了,各种获奖证书挂了一墙。它被陕西省定为首推主导茶树品种,在全省推广面积超过6万亩,并在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引种示范。2019年1月,它通过了国家品种登记,成为陕西省首个、全国第九个国家茶树品种。
王衍成如今的主要工作是推广产品、树立品牌,同时打造全方位技术产业链,担子很重。但偶尔得闲,他还是愿意到茶园里溜达,摸摸茶树,掐朵茶花,和茶农聊聊农活技术。28年了,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