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5G建设 需形成网络层共识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互联网发展50多年,从科技型变为消费型,现在又要变为生产型。一开始,互联网应用属于语音型,强调确定性;后来,互联网转为消费型,关注突发性、强调“尽力而为”而非QoS(服务质量);今后,网络将再次强调确定性和安全,不然没法满足需要信任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各种行业的不同要求。现在我们只有普通网络——“马路”,没有“高铁”和“航空”。以后,随着实体经济行业营运的需要,“高铁”和“航空”也要开通。

    以今后三个最大的场景为例:一是AR和VR需要4K和8K的超高清视频;二是工业互联网;三是车联网。AR要满足这样的应用:一个人跟异地的恋人“见面”和“拥抱”,能感受对方的心跳。因此原来设计端到端时延90毫秒的互联网,时延得提升到1—5毫秒等级。工业互联网对延迟的标准更高,因为远程控制机器运动,以0.5毫秒的间隔发出指令,延迟大于1毫秒就可能出问题;车联网的信息响应需要200微秒级,如果指令收不到,汽车可能就会撞车、撞人。

    再说说未来存在的问题。网络不提前10年布局,就满足不了需求。2030年可能就进入6G时代了,是什么应用场景我们现在就要考虑。中国5G的频谱资源能维持一段时间的优势,但6G要走到太赫兹级别,网络架构的布局要做好准备。

    未来网络的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协议更需要去重新优化和设计。现在物理层、链路层大家有了共识,但网络层还没有形成共识。5G和未来网络有很多工作有待于共同努力,并不是无线孔口搞好了、多波束天线搞好了、多天线架构搞好了,就万事大吉了。

    还有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一体化的设计,需要布局新的架构安全体系。新体系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问题,通过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准确,而且可以全网采取行动。

    还有一个自主可控的问题,现在我们的网络“大脑”还受制于人。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操作系统,已经部署了1100个节点,覆盖国内外400多个城市,已经稳定运行3年以上。我相信这个生态会逐渐做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