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标准引领 道地药材方能真正地道
——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本报记者 付丽丽

    甘肃的半夏、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这些都是知名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代名词,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然而,“药材当菜种,收上来当药管”在一些药材种植地并不鲜见。多位业内专家呼吁,标准先行,道地药材方能真正地道。

    中药种植环节缺标准

    “中药材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且多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同一药用植物重茬连作,会导致中药材发病率剧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主任郭兰萍介绍,为克服连作引起的土壤养分失衡及病虫害频发问题,一些农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致使中药材的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10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意见》发布非常有针对性,有些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数值真是触目惊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说。

    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中药材大多采用农产品种植模式,但却没有执行农产品的无公害标准,药材收购时又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只检测很少的农残等指标。

    郭兰萍也认为,重产量而轻质量,种植过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长调节剂等做法,造成中药材质量和安全下降。如常用来泻下的大黄,野生生长需5—10年甚至更长,而人工种植时大量使用化肥,使大黄迅速生长,不到年限在产量上就能满足采收,但药效却大大降低;润肺止咳的麦冬,原生境为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现人工种植于大田,大量施用多效唑、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后,干重亩产可以从70公斤增加到200多公斤,有效成分也普遍降低。

    药材质量提升亟须标准引领

    “道地药材的关键在于源头要把控好。”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说。

    陈士林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尽快制定行业标准,通过标准引领,结合行业认证来提升中医药的整体水平;同时,要改变中药材种植、生产多头管理的现状,这样容易形成监管空白;而且要提倡优质优价,在药品招标、采购方面形成质量为基准的价格机制,而不是以最低价作为评定的唯一手段。“要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道地产区汇集,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陈士林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强调,中药道地性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反映了中医对药物及其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承载着古人对中药材质量的认识和控制模式。必须大力推进道地药材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坚持在适宜产区规范化种植,避免非适宜产区盲目扩种。《意见》也指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等级评价制度。

    在郭兰萍看来,化学农业模式在中药农业中行不通,生态农业是中药农业的必由之路。相对于产量,人们更重视中药材的品质。决定中药材品质的通常是中药材中所含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此,她和团队提出“逆境效应”和“拟境栽培”概念。很多道地药材都生长在偏远、落后地区,要模拟中药材自然生境的栽培方式,遵循自然的本来面貌,不采用农药化肥,不刻意除虫除草。

    “要从观念上引导农户,进而走上规范种植之路。”郭兰萍说,目前,团队已形成道地药材团体标准、中药材的生态种植模式和技术规范等各类团体标准600余项。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9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