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共享创新 共建繁荣
10月16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拍摄的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现场。 新华社发(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供图)

本报评论员

    10月16日,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共同发起,旨在打造主场高端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主题,聚焦新时代科技革命、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科技与文化、教育、经济、社会深度融合,青年科学家与中小企业成长。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专家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重要科技组织会士、大学校长、企业家等围绕相关议题开展深入交流。共话科技文明,共谋未来发展。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给大会的贺信中所写,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G、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创新浪潮正在涌动。科学跨界融合,人才跨国交流。新知识与新观点,在学科交界处涌现;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际合作中扬帆。但是,如何发挥科技的积极作用,共创人类美好未来,仍是值得叩问的命题。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贫困等全球性风险挑战,也依然对人类虎视眈眈。

    联合国此前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人类雄心勃勃,再用十年时间,就要完成三大历史性任务:消除极端贫困,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遏制气候变化。科学与技术是实现议程目标最为基础与核心的动力支撑。以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期待。

    这一议程开启了人类合作的新篇章。毕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要攻克可持续发展难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合作。

    中国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心态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在世界各大科学组织中,都能看到中国科学家的身影。目前,中国已与160个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加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超过200个,并积极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诚然,科学的交流沟通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受到阻碍,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召开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展示的是中国主动开辟新平台和对话空间的开放姿态,宣示的是科技创新服务人类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价值立场。

    携起手来,还有很多难题,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用开放视野,用广阔胸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创新成果,共建繁荣世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