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
本报记者 张佳星
9月26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指出,中国用相对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全世界1/6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28.6%,为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通过互联网+等科技手段的加持,医疗资源得以下沉,远程会诊手术、人工智能辅助阅片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得以延伸到村、镇、乡的医疗体系毫末之端,让老百姓见得着也用得起。
医疗服务:从缺医少药到健康中国
过去,一根针(针灸)、一把草(草药)是农村赤脚医生的“标配”;而在城镇,医院要用青霉素,也得拜托药厂好好找。
而今,3D打印、荧光影像、虚拟现实……有了互联网的加持,种类繁多的数字化技术极大提高了医疗行业的诊治能力。
2000多年前古罗马著名医学家盖仑曾说:“医学既是一门博深的科学,又是一门伟大的艺术。”今天可以再加一条,医学还是“摩登”的高精尖科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说:“我国学者牵头研发的微循环成像系统,将脓毒血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优于国际上报道的30%到70%。虚拟现实技术和3D打印技术也已经在骨科、心外科、胸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缩短了手术时间。”
此外,70年来,我国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体系,通过提升医疗资源总量来保障人民健康。据统计,目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过99万个,每千人口拥有医师2.59人、拥有护士2.94人。
70年来,中国新药研发水平奋力追赶,从生产me-too(仿制药)、me-better(仿制中创新药)到一批自主研制的新药走向国际。国内有147家药企涉足原研药,百亿药企数量达到17家。截至2018年年底,超过280个通用名药物通过欧美注册,29个专项支持品种在欧美发达国家获批上市。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改变“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解决健康问题的理念,转而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部署与实施,健康理念逐步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关口前移、有效干预,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医学科研:从蹒跚学步到引领世界
知识就是力量,在医学领域里尤甚。
为了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老一辈科学家国外求知,如同海绵吸水。勤奋、好学、肯吃苦、敢探究的科学先锋,为后来推动我国医药领域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民科学家”顾方舟就是第一批由国家派出海外留学的学者之一,他在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深造,回国后通过独立研究创新,构筑新中国直面重大传染病“防疫之盾”。
改革开放后,对现代知识如饥似渴的中国再次兴起了出国学习热潮,最先走出国门的学者们如今成为各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从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外籍所长蒲慕明到回北京大学全职任教的单分子酶学奠基人谢晓亮,再到创办西湖大学的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前沿学者的归国,不断引领中国医学科研的基础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国内科研平台、体系由“甘为人梯”的搭建者们逐步完成。1986年3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启动实施,以前沿技术研究发展为重点,其中包括对中国医疗防疫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
随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持续勇攀解决医疗健康问题的科研高峰,主动对接科技前沿新突破,开拓新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以新药创制为例,针对重大疾病防控需求,新药创制专项围绕产业链部署研发链,已超额完成“十三五”品种研发目标。新药创制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介绍,截至7月,专项累计139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其中1类新药44个,数量是专项实施前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