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星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研究发现,1—6岁的慢性乙肝小患者,年龄越小抗病毒治愈效果越好,且治疗效果好于成人。这与以往的抗病毒治疗常识不一致。”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与科技日报记者分享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重大传染病病原体的认知将越来越立体、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全面,这将指导人们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人毒之战可能是迄今为止战时最长的战争:一段核酸物质包裹着蛋白进入人类细胞后,对整个机体发动进攻,它们或被消灭、或被驯服、或狡诈地引诱体内系统倒戈相向击溃宿主。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任务却不仅仅包含对病毒的快速识别和驱除,还包括全社会免疫防线的构建。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宣布鼠疫、霍乱、天花等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消除了,但那可能是很草率地单方面宣布“停战”。当人类开始忽视传染病的存在时,艾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等开始肆虐,令人谈毒色变,SARS、H7N9、寨卡等新发急性传染病毒也以不俗的攻击力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病毒变异能力、致命危害的认识。
重与急是传染病不容忽视的两大特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表示,慢性乙肝仍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尚有近1000多万慢性乙肝病人还没有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表示,应对新发突发重大急性传染病本身就是一场战争,最难的是不知道谁是下一个敌人,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方。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启动,旨在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技术集成,全面提高我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水平,完善国家传染病综合防控、应急处置和科学研究三大技术支撑体系为目标,直面“重”与“急”的危难挑战。
重大专项实施十余年来,我国突破一批制约三病(艾滋病、乙肝、结核病)诊、防、治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方案”。例如,优化原有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策略,使得乙肝阳性孕妇新生儿母婴阻断率高达90%以上。
2014年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奖,表彰中国防控儿童乙肝的突出成就。权威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年病死率由2007年的5.8%下降到2014年的3.1%;乙肝感染率由6.93%降至4.57%,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0.32%。
切实的数据将中国重新拉回乙肝“低流行”水平国家行列,“乙肝大国”的帽子在重大专项的创新引领中摘除。“我国自主创新的人工肝系统和乙肝治疗方案为降低重症肝炎病死率和提高乙肝治疗效果开辟了新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
在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方面,我国初步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的筛查技术体系,突破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突发疫情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14年2月,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出现,世卫组织8月宣布疫情已构成国际卫生紧急事件。中国政府迅即行动,不仅先后向疫区国家提供了15批次、价值1.02亿元卫生物资和2600余万元其他保障物资的人道主义援助,而且由中国团队领衔的科技创新在应对埃博拉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诊断试剂用于西非实战,实现境外开展疫苗临床试验零的突破,援非抗埃实现“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
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控的“中国方案”成为全球传染病防控中最强有力的“堤坝”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此前表示,通过逐步完善法规政策,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中国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敏感高效的检测体系,逐步形成了“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规范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全面防控策略,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