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时下,位于“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区的河北省南皮县小麦正值收获季,小麦喜获丰收,麦农喜上眉梢。
曾经,这里是“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中低产田大多是瘠薄盐碱的地块,一首民谚道尽种粮的艰难。
带来改变的,是“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以前没人愿意种地,亩产就300来斤,种得多、赔得多,只有老人们舍不得土地撂荒才一年年地种着。”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管理区一分区北尚庄村农民迟玉甲说,“现在用了‘渤海粮仓’的优质麦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亩产能到800多斤,种地总算有了收入。”
这几年,迟玉甲陆续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种新品种小麦,从耕到种再到收全实现了机械化,收入可观。
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倡导下,在中科院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由科技部、中科院联合相关省市,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
而更早一些,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李振声和刘小京等人的文章《建设“渤海粮仓”的科学依据》。文章中指出,作为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环渤海地区除了现有耕地4000万亩外,还有盐碱荒地1000万亩,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环渤海地区主要问题是盐碱危害严重,有水但质量不好,开发有难度,但相比西部缺水地区要容易一些。预计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具有增产100亿斤粮食的潜力,有望建成‘渤海粮仓’。”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明确提出,第一阶段到2017年实现增粮能力60亿斤,第二阶段到2020年实现增粮能力100亿斤。
“我们这支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组织33家单位、500多名科技人员在95个县市建立104个试验示范基地,针对环渤海区域制约粮食增产的土、肥、水、种关键问题开展了技术攻关和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首席科学家刘小京表示。
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我国第一个杂交不亲和玉米新组合被培育出来;突破了微咸水长期安全利用难题,让咸水的资源利用率从不足8%提高到了20%;开发了盐碱地粮食作物专用高效肥料和盐碱地改良增效剂,增产6%以上,氮磷利用效率提高5%—29%;集成了分区分类增产增效技术模式18套,制定了中低产田粮食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51项;培养了中青年研究骨干77人;累积培训了农民技术人员6.9万人次……
刘小京介绍, 6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系统构建了作物耐盐选育体系,创立了玉米无隔离制种技术,推动了耐盐抗逆作物品种的选育和应用;突破了微咸水安全灌溉难题,构建了农田多水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为环渤海粮食增产和节水压采提供了支撑;创立了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培育耕层土壤大孔隙结构促进盐分下移、咸水直灌耕层水盐调控、耐盐植物种植梯次推进改土技术,突破了滨海平原地下水浅埋区盐碱地改良利用难题。
“与此同时,研发了一批区域适应性肥料品种,显著提高了盐碱区肥料利用率,推动了盐碱地专用肥料产业发展;集成构建了中低产分区分类增产增效新模式,创新了示范推广机制体制,促进了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取得了一批知识产权,培养了一支中低产田研究队伍。”刘小京说。
根据第一阶段项目任务执行情况验收报告,“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5年累计示范推广8016.7万亩,棉改粮279.2万亩,改良盐碱地580.3万亩,累计增粮209.5亿斤,节本增效186.5亿元,节水43.5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