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来之不易的紫禁城“金砖”
周 乾

    博览荟

    金砖,并非用真的金子做成,而是紫禁城里一种大型号方砖的“雅称”。紫禁城古建筑宫殿内地面铺墁的砖均为方形砖,根据建筑体量和用途的不同,方砖规格尺寸也不相同,有尺二、尺四、尺七、二尺、二尺二等不同规格。尺二方砖多用于宫内体量较小房屋地面,尺四方砖多用于普通规格殿堂,尺七至二尺二的方砖则用于紫禁城重要的宫殿建筑,被称为金砖。

    “金砖”之名,来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砖由苏州所造,被运送至京城,所以称之为“京砖”,后来演变成了“金砖”;二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声音,宛如金子一般,故名“金砖”;三是与普通方砖相比,这种砖烧造工艺复杂,造价极为昂贵,因而民间唤其为“金砖”。据明代文献所载,明代烧造的砖称之为“方砖”,万历以后,多加“细料”二字,故又名“细料方砖”。清初烧造的砖,顺治时沿称“细料方砖”,顺治以后,才逐渐称为“金砖”;嘉庆时,称为“见方金砖”。另也有学者认为金砖的命名与五行相生有关:金砖原属“土”,但这种土经过糠草、片柴、枝柴等“木”属之物转化为“火”的焙烧之后,再与“水”相遇,在水火既济之后,成了皇家宫殿中的“金”,是坚硬和江山永固的象征。从清代的档案史料记载看,紫禁城内铺墁金砖的建筑有: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宁寿宫、奉先殿、太极殿、长春宫、体元殿、敬胜斋、敬怡轩、隆宗门、景运门等。

    这些金砖主要产自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镇御窑村。“陆慕”原为“陆墓”,1993年改为现名。这个地方的土质源于阳澄湖底的泥,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富、可塑性强,加工制作的金砖颗粒细腻,质地致密坚硬,表面光滑如镜。明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经苏州香山帮工匠蒯祥推荐,陆墓砖窑被工部选中。制造金砖的余窑村土质优良,烧制有方,所产的金砖颗粒细密,“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因而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村”。

    此外,由于承办金砖属于“钦工物料”,因此烧制金砖的工艺非常严格独特,制作考究,工序繁复,耗时长久,从取土练泥、踏熟混团、制胚、晾干、装窑点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到出窑磨光,往往需要一年半时间才能烧制成功,而其中光烧窑就需要百余天。不仅如此,烧制后的金砖必须颜色纯青,敲之声音响亮,形状端正,毫无损伤。但是由于砖身较重,工序繁琐费时,烧造十分艰难。特别在入窑点火后,若稍有不慎,如“灌水或有未到,火力或有未齐”,马上就会出现质脆色黄,不适于使用的情况。严重时,整窑砖全部报废。因此,金砖成品率低,工序苛刻,其质量和造价亦匪浅。

    金砖烧制好后,由京杭大运河船运至北京通州漕运码头,再由骡车运至紫禁城。根据《钦定工部则例》规定,金砖运送到北京后,需要经过验收,要求体质细腻,棱角完好,有任何瑕疵者不得使用。

    金砖的铺墁工艺与普通方砖类似,但要严格得多,主要包括处理垫层、定标高、冲趟、样趟、揭趟、浇浆、上缝、铲尺缝、刹趟、打点、墁水活、泼墨钻生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道工艺为“泼墨钻生”,普通方砖地面没有这道工序。此墨并非书写绘画等所用之墨,而是一种专供金砖地面使用的黑矾水,主要材料有红木、黑矾、烟子等。将上述材料熬制好后,趁其热量未消之际,分两次泼洒或涂刷在地上,然后进行“钻生”。“钻生”即待地面完全干透后,在地面上倒厚度约为3厘米的桐油,使得桐油灌入砖孔中。随后,将生石灰掺入青灰中,混合成与砖相近的颜色,把灰撒在地面上,两三天后刮去多余的灰粉。钻生完成后,还要进行烫蜡工作,即用蜡烘子将石蜡烤化后使其均匀地淌在砖面上,待蜡皮完全凝固后,用烤热的软布反复揉擦至光亮,最后再以软布沾香油擦拭数遍。上述泼墨钻生工艺,使得铺墁的金砖地面坚硬无比,油润如玉。

    正是上述极其苛刻、严格的选土、烧制、运输、铺墁工序,才使得紫禁城古建筑的金砖地面历经600年仍然精美完好,光亮如新,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勤劳和智慧。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