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把高科技种植在盐碱地里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 勇

第二看台

    “一脚踏进了夏天,鞋子上的泥土和盐碱滩上的青葱,竟在无棣勾勒出一种塞北的美。”近日,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山东持发所)党总支书记王祥峰出差黄河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原先白花花的盐碱地里,绿油油的牧草长势喜人,让他心生感叹。

    盐碱地迎来牧草大丰收,此景引来现场农业农村部、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领导以及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代表的赞叹。盐碱地里何以种出优质牧草?答案离不开“幕后英雄”山东持发所长期以来“把论文写在田间,将成果植入地头”的成果转化观和持续不断的科研努力。

    种草也要精耕细作

    地处山东半岛北部的黄三角有近800万亩未利用盐碱地和1100多万亩中低产田,但种植潜力尚未发挥。在国家倡导粮改饲的大背景下,种植效益更高的牧草代替种粮,成为这里的“时尚之选”。

    山东的肉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其背后是发达的畜牧业,这与该省的牧草也分不开。在山东持发所所长刘涛看来,黄三角地区适宜规模化、机械化牧草产业化发展,这里出产的牧草供给量占山东全省的1/2。但也存在发展瓶颈,耐盐碱牧草品种选育速度慢,适宜品种缺乏,盐碱地区高效牧草种植模式研究少,农机农艺结合与机械配套跟不上,与欧美等人工草地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来自盐碱地的呼唤让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东营试验站站长(东营站)、山东持发所草业室主任王国良和同事们坐不住了。35年来,创新团队从零开始,一边发现难题,一边攻克难题,在攻坚克难中推动着高科技成果植入黄三角的盐碱地里。

    在盐碱地里种苜蓿,面临的是缺少水源、土壤瘠薄、盐分高成活率低、杂草等问题。山东持发所牧草团队研发了盐碱地苜蓿专用底肥,保证了苜蓿产量的持久性;研发苜蓿苗期滴灌建植技术,在土壤含盐量0.33%的中度盐碱地,滴灌可提高出苗率42.45%,产量提高23%以上;研发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技术,化肥用量减少21.3%,增产15.8%……

    王国良说,种草也要“精耕细作”,即“好种+好法+配套技术”。

    东营站是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在山东省设置的唯一一个试验站,承担着后者的成果在黄三角乃至山东省的转化、展示与示范,在此使命下,山东持发所的科研团队研发了盐碱地苜蓿建植技术、苜蓿施肥技术、苜蓿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转化落地的示范面积达到2万余亩。

    除此之外,山东持发所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杨青川开展联合攻关,引进“中苜”系列耐盐碱紫花苜蓿新品种,并积极落地转化,现已成为黄三角的主要栽培品种;与中科院青岛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展苜蓿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使苜蓿育种提升到分子水平;与山东省畜牧总站开展牧草品质的测试分析,共建牧草养分数据库平台;与山东省农机院开展了苜蓿草捆捡拾机的研发……

    高技术落地促高产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国家政策的号召,加上来自市场的旺盛需求,刺激着牧草业市场。

    但不懂技术,不会选择品种,没有经验的种植者大有人在。山东持发所设置的草业学科实验室,不仅能提供适合当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还为粮改饲者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种植者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尽管绿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种植苜蓿已经有些年头,但受理念陈旧、品种老化、技术粗放等困扰,苜蓿产量品质得不到提升。山东持发所牧草团队的介入改变了前者的种植模式——他们从品种、技术提升入手,先后将自主培育的“鲁苜1号”“鲁苜18”紫花苜蓿,以及国家牧草产业体系苜蓿品种改良岗位选育的“中苜1号”“中苜3号”等耐盐碱苜蓿品种在该公司转化落地,使苜蓿产量比以往增加10%以上,苜蓿粗蛋白含量也由原来的16%提高到20%。

    有了好的品种,必须有好的栽培管理技术。东营站联合体系草地施肥岗位专家,研制了盐碱地苜蓿专用肥,针对盐碱地土壤特点,肥料以腐殖酸为主,配以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3年的试验表明,苜蓿总产量增加23.8%,品质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和引进紫花苜蓿、饲用小黑麦、饲用燕麦、甜高粱等牧草新品种,丰富黄三角优质牧草种类,优化草草、草粮、草经轮作(套种)等种植模式,推进牧草全程机械化、栽培轻简化。”王国良对在盐碱地上进一步转化科技成果充满了信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