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
拿下“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和“全国工业百强县区”头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小城兖州并不打算止步于此。凭借着130亿元的产业盘子和涵盖耕、种、收的全产业链条,兖州区委书记王宏伟打算将其打造为“兖州经济增长的一号动力”。
在国内农机行业持续“寒冬”的大背景下,这句话透露着自信,也充满着底气。要知道,这里被德国克拉斯、美国爱科、意大利纽荷兰等多家全球农机巨头看做“配套大本营”;也诞生了十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核心技术……但内外合力,并不能拼凑起兖州深挖农机装备潜力的所有故事。
从“星期天工程师”到自主研发,从中央一号文件到农机补贴,从父辈创业到“创二代”崛起,都蕴含着产业振兴的关键角度。
龙头带动,一木成林: 一个“山拖”与120个“山拖”
距离略显老旧的大门还有二百米的地方,兖州区农机局局长周广明突然扬手指向前方:“前面就是山拖的厂子”。
始建于1960年的山东拖拉机厂(以下简称“山拖”)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二家拖拉机厂,也是中国农机战线的“老字号”,鼎盛时期,以其为龙头的山东拖拉机产业几乎占据了中国产量的半壁江山。由此,山拖的兴盛成为兖州人独特而自豪的记忆。但随着时代演进,民企崛起,山拖几经易手,现已被五征集团全资并购。
在周广明看来,“东家”换了,但山拖的“品质没换”,其生产的“山拖泰山TS”系列拖拉机、飞动柴油机等产品,以性能可靠、坚固耐用而畅销全球,现已出口到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如今兖州6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仅山拖屹立不倒,120多家企业以农机而聚、而兴,在集群化发展过程中,行业年收入以40%的速度增长。周广明说,这些企业的创始人或多或少的与山拖有关——他们或出身于山拖的管理层,或曾是山拖的工人,骨子里怀有对农机的深刻理解和深厚感情,“希望将山拖跨越60年而保持常青的独特品质保持下去”。
“原先农民收割小麦,是在炎炎烈日下,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现在坐在树荫下,喝着茶,上百亩的小麦半天就收割完了。这是科技进步的魅力。”周广明担任农机局长多年,对这一行当有着独特的观察,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正因为看到了技术在农业市场上的价值,大约1992年左右,相当一部分兖州籍技术骨干、农机干部从体制内走出去,投身创业的大潮中,他们首先从为山拖做配件起步,逐步走到产业上游去,如今,有不少企业已经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其生产的拖拉机或者采、种、收农业机械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越了“师傅”山拖。
如履薄冰,诚惶诚恐: 只有一个想法,如何过好今天
“徐祥谦是一位打不垮的斗士。”这是兖州日报记者张树峰对徐祥谦的评价——后者个头不高,故事不少。
作为一位有着25年创业经历的老农机人,徐祥谦创办过两个企业,全都成功了。八年前,他创办的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如日中天,被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爱科集团看中收购。
这让徐祥谦不甘心,在大丰机械的隔壁,他成立了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从大丰到金大丰,加了一字,符合了徐祥谦的心思:农机行业有“金矿”,但需要往产业链的深处做,寻找高附加值。他对技术痴迷,坚信专一、专业才是深耕之道,将收割机序列做深、做精,直至成为收割机行业的翘楚。
在金大丰集团的院子里,几十台收获机已“名花有主”,不少经销商甚至提前在农机上做上记号抢购,出现了“一天销售60台农机”的纪录。去年,仅仅是收获机序列,这家企业就收获了五个亿产值,这与国内农机销售遇冷的境遇形成反差。
所有这一切,与徐祥谦的坚守有关,“技术和品牌支撑着市场。当前,我们拥有自己的桥箱生产线,将控制收获机、收割机等控制中枢关键技术牢牢掌控在手,不被卡脖子,这是竞争的根本。”
成绩有目共睹,但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这位土生土长的兖州人却表现得尤为“不满足”,深刻的危机感驻于心头:“每一天我都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只有一个想法,如何过好今天?现在大形势很严峻,行业面临着洗牌的可能,我们做专、精、特,但规模还没上来,你知道没有规模,利润哪里来?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深刻的危机感,让兖州农机的创业者们不敢大意,他们加强研发力量,寻求科技帮助。
农机“超人”: 拥抱新技术走出新路子
郑振华只有37岁,但他却是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年龄最大的人。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的团队平均年龄29岁,朝气蓬勃,对农机市场有独到的理解。”
国丰机械是郑继立于1992年成立的企业,奋斗了20多年后,他选择将掌舵的重任交给儿子郑振华。民企交棒的故事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但对于兖州农机企业群体来说,交棒问题并不过于棘手,起码年轻一代愿意接手。
2014年,郑振华从国内知名车企辞了职,加入了父亲的公司,如今已挑起了大梁——国丰机械这几年的销售产值连年飙升,证明着郑振华的能力,但他的“玩法不一样”。比如,按照农机行业的惯例,每一台新产品与对应的平台相辅相成,但汽车业的从业经历告诉郑振华,一个平台可以诞生不同的“明星”机型,这几年,他正是这么干的。
“这台玉米播种机,从建苗、施肥到收割全程实现自动化,效率高、成本低,在亩产增加15%的基础上,每年节省三万多人工费。”郑振华告诉记者,目前这台机器在玉米主产区的中标率很高,自2015年底研发立项到2016年初小规模生产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成果转化之快,为产品占领市场赢得先机。成功不是偶然的,其背后的产学研模式值得注意,“由客户、农机爱好者、院校教授以及企业生产者组成的创新开放社区,能够快速捕捉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能便捷、廉价地获得优秀的脑力资本。”
这些“不一样”,在国丰的车间里随处可见。比如,郑振华建设了国内少有的玉米收获机制造数字化车间,采用机器人自动焊接、焊接质量在线检测、智能排产等技术;引入了App软件“种地宝”,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做到农机信息的互联互通。现在,农机也可以拥有“大脑”,通过智能化机械的打造让农机网络更“互通”。
“创一代”与“创二代”保持着默契。对技术的痴迷,深深地影响到父与子的价值取舍。一方水土养育起一代创业人。兖州农机业的故事表明:他们是农田里的“超人”,不怕吃苦,勤于研发,专一专注;当“接力棒”交到“创二代”手中后,他们热情拥抱新时代,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技术,走出了一条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