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俞慧友
通 讯 员 喻 诚 袁光敏
一个苹果般大小的球,“滚”出了一家博士生团队创业企业,“滚”出了中国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还为果农“滚”出了5亿元“福利”。
这个由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莫博程和他的团队创造的“环保诱蝇球”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在短短一年半时间,为因“球”而生的企业——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橘友生物),创造了3000万元的营销收入,已售出的小球,为果农避免了5亿元经济损失。
果农儿子誓以所学灭虫害
2014年,中国柑橘之乡常德石门县,发生了一场不小的劫难。那年,当地的柑橘受大实蝇危害,果农们辛苦一年的劳作打了水漂。莫博程家也未幸免,损失了30多万元。因为这场天灾,莫博程的父母一夜间愁白了头。
做儿子的自然心里也不好受。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攻读研究生的莫博程,彼时正面临课题选择。“我做农药学研究,还保护不了家乡的柑橘树,这么多年的书就白读了。”莫博程回忆。
双翅目实蝇科害虫一直是害虫防治领域的难题。这些坏蛋,危害到我国300多种常见瓜果蔬菜,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百亿元。其中,柑橘大实蝇、柑橘小实蝇和瓜实蝇,尤让果农头疼。“我希望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用到田间地头。”6月11日,莫博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持发明专利寻应用市场
起初,莫博程想研发农药来防治虫害。不过,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农残等后遗症。他冥思苦想,试图寻找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治方式。
“根据仿生学原理,虫子会在果实表面取食和产卵。如果能做出一种长得很像果实的球,将球表面涂满可耐高温达半年以上,还能耐紫外线、耐雨水冲刷的‘三耐’胶体。通过胶体缓释涂料中的引诱剂,害虫不就能被吸引来,并被黏在球上活活饿死了吗?”莫博程说。
研究的思路很简单,但实践并不容易。仅胶体材料就颇费功夫。最具核心科技含量的胶体引诱剂“秘方”,更让他和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师范大学等专家,反复琢磨研究,并更新换代了3代。最终,才诞生了“环保诱蝇球”。
“球”是有了,怎么实现实际应用又成了难题。毕竟,有专利技术不等于有市场。莫博程和他的团队开始寻找把小球挂上果树的渠道。
2016年,一次偶然机会,莫博程在湖南农业大学创业孵化基地里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实验室伙伴,成立了创业团队“橘友”。在老师的鼓励下,团队尝试成果转化,开始生产和免费示范推广柑橘大实蝇诱杀球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剂。
解果农之忧获丰厚收益
不看广告看疗效。良好的灭虫功效,让这款环保杀虫球颇受果农欢迎。随着产品口口相传的声誉,想订购产品的人也越来越多。2017年2月,“橘友”团队又投资200余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橘友生物,并在美国注册了公司网站。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和加工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球和成虫诱杀剂。
成果转化的路总是艰难的。莫博程回忆,创业之初,他们连生产产品的设备都没有标准,只能在学校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设计构思图纸并进行非标准化定制设备。
这期间,莫博程的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既当“技术导师”,又当“产品推广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创业基地,则为他们免费提供了创业办公室和诸多政策扶持,并聘请专业创新创业指导老师为他们指方向、规避风险,还进行管理援助、税务指导,让他们的成果转化之路尽可能平坦一些。
“很庆幸有老师的鼓励和强大的生产技术支持。橘友生物在当年4月就开始生产和示范推广柑橘大实蝇诱杀球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剂。现在,我们已研发出了第三代设备,日生产能力可达15万个诱蝇球。”莫博程说。
卖价低、效果好的绿色环保杀虫球,在橘友生物成立的当年,就带来了1100万元的营销收入。截至目前,公司突破了3000万元营销收入。
如今,企业已在广东和湖南打造了两个生产基地,产品已拓展到了全国16个省市,设立了上百家县级销售代理。莫博程开心地表示,公司正琢磨让产品“出海”,销往东南亚市场。
“下一步,我们会进行更多引诱剂研发和成果转化,包括应对柑橘‘癌症’黄龙病等的引诱剂筛选。目前,我们已筛选了可引诱传播黄龙病媒介的引诱剂。一旦成功,将会带来几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市场前景。”莫博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