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10日 星期一
人脸识别让寻亲不再是大海捞针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叶 青

    仅凭一张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能否找到被拐长达十年的儿童?目前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寻找走失儿童等公益场景中也开始担起重任。

    近日,广州市慈善会、佳都科技等共同启动了“人工智能+慈善”战略合作,创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寻亲平台——“AI回佳”平台。此次打造的平台既能进行人脸识别,提高寻人效率,也能模拟人脸成长变化。“平台利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和全民随手拍的人脸库进行识别比对,从而协助失踪家庭寻找走失的亲人。”佳都集团执行总裁李旭说。

    人脸识别+人脸模拟算法 缩小寻亲范围

    “人工智能在帮助寻亲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张宝艳对此充满期待。她说:“以前寻亲,只能一张张翻看、对比照片,当看过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人就迷糊了,准确率低。目前,我们网站已登记超过8万份走失者资料,利用人工智能,能够瞬间从这些资料中找出匹配度最高的那份,极大地缩小了寻亲范围。”

    而计算机视觉技术一直是佳都科技深耕的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视频云+大数据、三景合一、商用智能人脸识别终端等一系列的AI成果。此次,佳都科技尝试将人工智能科技融入和应用到公益领域,携手广州市慈善会共同打造“AI回佳”平台,助力寻找走失儿童。

    “平台采用了多算法融合引擎,通过多算法同时对同一张照片进行多维度识别,能大大提升识别准确率。”佳都科技副总裁刘斌介绍,平台具备人脸识别和人脸模拟算法两大核心技术。前者识别率高达99.9%,每秒十万次的人脸比对,如在海量寻亲数据中运用将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寻人效率;后者则利用AI算法模拟人脸的成长变化,帮助那些失踪多年的家庭生成小孩成年后的照片,从而帮助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寻亲。

    很多孩子在走失时只有几岁,在失踪多年后,孩子的容貌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无疑给寻亲带来了不小的阻碍。而人脸模拟技术正让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技术人员利用人脸模拟成长算法,可根据孩子幼年时期的照片模拟生成一张如今样貌的照片。

    刘斌表示,人脸模拟是通过“已知模拟未知”,比人脸识别更具有技术挑战性。“我们这次在国内率先将人脸模拟算法的接口开放给公众,实现大规模场景下的广泛应用。不过人脸模拟主要为家属提供辅助性帮助,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呼吁接入多维度数据 打通“数字孤岛”

    “AI回佳”平台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端口,包括“随手拍”和“找家人”两大模块。

    见到身边有疑似被拐儿童或乞讨儿童,热心市民可拍下照片,上传到“随手拍”页面,帮助孩子寻亲。寻找小孩的父母可将照片传至“找家人”页面。这是否会涉及到隐私问题呢?刘斌表示,上传到平台上的所有照片,在系统中只生成数字特征码,不会保留原图,且上传的照片仅开放给匹配相符的寻亲家庭看见,信息安全可以得到保障。

    实际上,“AI回佳”平台并非个例。已经有包括百度、腾讯、360、阿里等不少互联网公司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打拐寻人方面,启动了寻亲项目。如腾讯的优图人脸识别技术,已在福建省帮助警方找回走失人员1091名,发布“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QQ全城助力公众号;今日头条成立“头条寻人”项目组;阿里巴巴与公安部合作建立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团圆”项目。

    今年5月,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报道了腾讯优图实验室借力AI,助力警方找回7名被拐超过10年的儿童,让7个家庭破镜重圆。

    这背后依靠的就是迭代人脸检索技术,增强人脸识别能力,实现了在海量的人脸数据中快速对比、锁定,匹配出可能的失踪人口,毫秒级时间内便可完成千万级人脸检索。

    “大数据之下,数据和数据之间要发生关联,价值才能最大化。”刘斌认为,仅靠一个“AI回佳”平台,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希望国内相关平台能有机整合、连接在一起,打通“数字孤岛”,接入更多维度的数据,通过数据融合为更多丢失儿童找到回家的路。

    “每个寻人平台的算法略有不同。有时在腾讯上匹配不出来的,在百度上又能找出来。对丢失儿童父母来说,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份希望。”张宝艳呼吁更多的技术企业加入到公益慈善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