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助杨浦转型 这家“上海名牌”在发力

园镜头

刘思江 本报记者 王 春

    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日前在上海拉开帷幕。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位于上海杨浦的湾谷科技园,探营作为“上海名牌”之一的科技创新服务品牌——杨浦科技创业中心。

    走进园区,高端简约的现代建筑与自然生态湿地相映成趣,不同于人们对老杨浦工业区的传统印象,这座占地21万平方米、总规划面积66万平方米的园区不仅拥有完好保存的自然生态湿地,还紧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等高校资源。

    “有了斯坦福,才有了硅谷;有了硅谷,更成就了斯坦福。”1997年,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搭建一座校区与社区的桥梁。依托复旦大学,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努力打破高校科研到落地实践的壁垒。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还是全国范围内高新区外第一家企业孵化器、上海第一家高校周边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始终对标硅谷和斯坦福,深耕杨浦区的高校资源,利用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复旦创新走廊,借助高校的知识溢出效应,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此后,经过体制机制创新,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以完全市场化模式运营孵化器,开创了中国孵化器发展的“孵化服务九宫格——杨浦模式”。所谓“孵化服务九宫格”,就是一条完整的孵化服务链,对应初创企业的三个成长阶段,以三套服务规范为基础,构建了三级辅导体系。

    其中,三个成长阶段即“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阶梯式孵化阶段。在创业苗圃,通过选苗、育苗、移苗的服务机制,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帮助已具备一定创业基础、具有创业项目的大学生个人、团队,进行3到6个月的预孵化,加速创业项目的商品化进程。在创业加速阶段,杨浦湾谷加速器聚焦新兴优势产业和高成长企业,将常规孵化服务向后端拓展,为企业提供产业化发展所需的物理空间、风投资金、上市辅导以及市场及社会资源等延伸服务。

    “为什么要用成功率来衡量孵化器或者孵化对象的价值?”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经理谢吉华并不认同用成功率来衡量二者的价值。在他看来,“国家和社会应该对创新和创业有一定的容错率,以让年轻人有勇气不断探索、尝试。有了创新的点子或项目,不一定能实践,落地实践后,不一定能获得市场认可。在创业苗圃,大学师生可以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先进行预孵化,再决定要不要创业。期间场地、设备均由中心提供,同时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也可获得一定资金支持和上市辅导,只要他们人来。”这或许就是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为创业者争取的“容错率”。

    目前,该创业中心打造的园区已聚集了包括华平股份、企源科技、复展智能、悦易网络(爱回收)、合合信息(名片全能王)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在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创业者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宝马走是我们的自豪。”谢吉华说。

    历经两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杨浦科技创业中心由最初的老厂房发展成为近百万平方米的孵化产业集团,目前旗下有10家科技园区、9家专业化职能子公司,通过导入卓越绩效体系,制定孵化服务标准,形成上海市资产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完善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杨浦科技创业中心也成了上海科技创新的服务名牌,正带领杨浦进行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的品牌蜕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