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公司研发的具有AI功能的鸡尾酒调配系统,该系统可以将158种酒类,按照消费者意愿进行自动调配。本报记者 田学科摄 |
展会上的机器人在学习模仿人的行为方式。本报记者 田学科摄 |
本报驻英国记者 田学科
作为人类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的工具,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伦敦巴比肯中心举办的长达3个月的、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系列研讨和展览,试图从新的思考角度向人们揭示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5月16日开幕的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以“人类AI梦想”开始,揭示了古代人类利用简单工具和技术方法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梦想和尝试,该部分还展示了被认为是世界上首台计算机的原体模型;演示了日本著名动漫——“哆啦A梦”,探索其对机器人哲学和AI技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思维机器”解释了AI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上,人工智能的早期创新者通过将理性思维转换成代码,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了第一个神经网络,这个网络可以复制大脑的处理过程,并发展成为机器学习。当AI能够自我学习时,意味着它能够自我作出反应并提高自身能力。这部分演示了人工智能发展史上一些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和人物,如计算机先驱艾达·拉夫莱斯和查尔斯·巴贝奇;香农的实验游戏;艾伦·图灵在二战中破译密码的开创性努力;深蓝与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的对弈;2011年IBM沃森在美国游戏《危险边缘》中打败人类;以及2016年阿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大师的惊人之举。
第三部分“数据世界”探讨人工智能改善商业、改变社会和改善个人生活的能力。该部分着眼于AI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医疗、新闻和零售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展示了AI城市管理系统、智能蜂巢、AI驾驶跟踪仪等。
在最后部分“无止境的进化”里,组织者着眼于物种发展的未来,设想创造一个新的物种以反映自然规律,以及适应这一趋势的人造生命形式。演示了器官芯片的生产、3D生物打印系统、机器深度学习能力等。此外,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也将以独到视角来讨论这一未来主题。
参与这次展示活动的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AI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还有艺术家、媒体人士以及与AI对弈过的棋手等,展现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传统观念和创新意识的碰撞。
(科技日报伦敦5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