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09日 星期四
中国正在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郭华东院士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如是说
本报记者 李大庆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正在美丽的福州举行。5月7日,在峰会召开的数字海丝分论坛上,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指出,中国所倡议的共建“一带一路”,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借助地球大数据技术这一有效工具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负责人,郭华东在论坛上阐明了地球大数据、“一带一路”建设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说,地球大数据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技等交叉融合形成的大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空间对地观测数据,还包括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数据。对大数据的处理是一种手段、工具。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可以利用地球大数据技术,监测、研究、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环境复杂的特点,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等问题的挑战。“我们应该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大家共同应对,实行长期的周期性的监测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科学发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决策提供科学数据。”郭华东说,我们主张这些大数据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共享,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联合国于2015年出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是全人类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生产和消费,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营造我们的地球家园。郭华东强调,中国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理念上是一致的。“我们所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评价、生态与农业的监测和分析等都是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及目标紧密相连。”

    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由中国科学家建设的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系统,涵盖了社会统计数据、遥感卫星数据、导航定位数据、地面调查数据等,其中既有中国的数据,也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目前,中国科学家已将这些数据库资源用中文、英文、法文提供给全球共享。未来中国科学家还将提供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的数据资料。

    据郭华东介绍,中国科学家帮助那些没有技术和财政支撑的发展中国家来监测他们的城市发展,并描述这些城市的土地使用率和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家还帮助莫桑比克做了农情监测,包括耕地面积、作物类别、水田管理等,监测尺度已覆盖到莫桑比克全国的省、市、县,监测成果正式纳入莫桑比克国家农情监测通报。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实现‘一带一路’区域性和跨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的协同发展,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也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郭华东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