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核工业精神在这里传承
陈 瑜

    记者手记

    一切似乎变了。

    今天从北京市区到原子能院,除了自驾,还可以选择地铁。即使出了地铁还要换乘公交,但相比60多年前的羊肠小道和动辄几个小时的车程,这已是巨大的进步。

    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展厅里,为了国家需要,转行、甚至隐姓埋名数十年的老故事俯拾即是。今天的青年,更多可通过应聘,自主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

    一切似乎又没有变。

    甫一见面,负责接待的原子能院相关人士就给记者打预防针:住宿条件实在有限。

    招待所是一幢上世纪50年代兴建的苏式建筑,至今保留着当年原貌。紧邻的员工生活区多是几十年前修建的灰墙老建筑,平时的娱乐活动或是去文体活动中心打打球,或是到足球场散散步。在这里采访几天,有人感慨:这地方太偏远了,只能静下心干科研。

    在这个有比城区温度低一两摄氏度的地方生活,人们保持着自己的“慢速度”:从南区生活区到工作区的两公里左右路程,自行车道比机动车道还要宽,院周边的公路限速都在20—40公里/小时。每天早上,骑自行车上班的许多老院士老专家,是院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夜晚,经常灯火通明的办公大楼,有着另一种气势。核工业精神的传承也许就在于每一个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夜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