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0日 星期日
下好新时代创新先手棋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李锦斌

    两会面对面 书记省长谈创新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近年来,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殷殷嘱托,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创新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登上3万亿元新台阶,推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开创新局面。

    一、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坚持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的重要论断,必须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依靠创新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深刻领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论断,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解决“卡脖子”问题,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深刻领会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论断,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总之,我们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加快把安徽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二、着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安徽发挥科教大省优势,优先实施创新发展行动,重大创新成果捷报频传,13项科技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一是放百年眼光,实施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快人一步”,全面创新“快人一路”。我们积极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涌现量子卫星“墨子号”、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网络“京沪干线”等重大成果,在全球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全面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3个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组建运行10个安徽省实验室和10个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二是集全省之力,推进技术创新。我们聚焦信息、能源、环境等前沿领域,从集成电路、基础软件、互联网、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技术短板入手,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构建“储备—突破—转化”技术供给链条。去年,“魂芯二号A”芯片、5G综合测试系统、智能语音合成系统、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等技术成果镌刻上“安徽烙印”。三是引源头活水,实现产业创新。我们以“三重一创”“工业强基”“数字江淮中心”“中国声谷”为载体,推进24个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五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下线,第六代柔性显示器生产线开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2万辆,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去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9.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三、加快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我们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打造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要素流动畅通的“创新矩阵”。一是搭建引领型创新平台。我们一体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安徽创新竞争力、经济创新力,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83件。深化与大院大所创新合作,成功举办首届科技成果对接会。中科院系统去年在皖实施科技转化项目达900项,为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50亿元、新增利税超50亿元。二是搭建区域性协作平台。我们扬皖所长,与沪苏浙规划和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区域创新协作“长三角模式”。高水平筹办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交易会、中国(芜湖)科博会和长三角科技创新成果展、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安徽)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打造融通世界的内陆开放新高地。三是搭建市场化转化平台。我们出台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首批认定中科大先研院等2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安徽创新馆,搭建科技交易大市场,打造安徽版知识产权交易“天猫”。去年,全省输出和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均突破300亿元。

    四、全面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有良好体制机制。我们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机遇,用改革“点火系”引燃各类主体的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全创改”76项任务累计完成72项,13个典型案例入选国家百佳案例。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放”到位才能“创”到位。我们在科技立项、成果处置、职称评定、薪资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为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员“开绿灯”,允许有行政级别的科研人员依法享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比例平均不低于80%。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大创新需要大投入。我们优先保障和合理安排创新支出,深化科技金融合作,组建省科技融资担保机构,发挥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杠杆作用,推行专利权质押融资、企业研发准备金和创新券试点。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1%、居全国第9位。三是完善人才政策。我们大力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和科学中心人才“10条”,推广首席科学家、编制周转池、股权激励等新制度,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海外人才工作站,真情实意地打造天下英才汇江淮的环境高地。目前,全省人才总量达800多万人,其中研发人员22.8万人、皖籍院士124人、柔性引进院士295人次,并吸引了合肥科学岛“哈佛八剑客”为代表的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事业育人、机制留人、环境养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更加坚实。

    (作者系安徽省委书记)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