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适合种小麦,哪里产的苹果好吃……这在农业专家心里都有一本账。
他们的账底就是农业气候区划,即依据气候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生活中,我们都听过“南橘北枳”,其就隐藏了气候的差异性:相同物种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最终会成为不同的作物,产生截然不同的经济效益。
天气气候条件对粮食产量、作物品质和种植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然而,我国现在用的农业气候区划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做的。当前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我国气候带随之摆动,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地区也随之改变。因此,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非常必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说。
“与1951年至1980年相比,1981年至2010年,我国有30个气候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平位置移动或范围盈缩。”朱定真介绍,目前我国寒温带界线西缩、北移;暖温带北界东段北移,且最大北移幅度已超过1个纬度;北亚热带北界东段越过淮河一线,平均北移1个纬度以上;中亚热带北界中段从江汉平原南沿移至了江汉平原北部,最大移动幅度达2个纬度;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个纬度。这种气候区划格局的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种植带来多方面影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北界持续北推。以夏玉米为例,1971年至2000年,我国夏玉米种植的最适宜区面积平均为3624万公顷。如果全球升温达到1.5℃阈值,夏玉米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将变成500万公顷左右,较1971年至2000年的平均值缩减86%。
“当然,一些地区的农业也可能受益。部分高寒地区由于热量增加引起作物潜在生育期延长,有利于晚熟作物生长。”朱定真说。
摸清天气气候“家底”,有利于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因此,朱定真呼吁,应尽快再次启动全国农业气候区划,从生态文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入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等单位,依据当今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借助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区划工作,以达到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的目标;并实现基础信息源共享,通过多部门、跨行业合作,使成果直接面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