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0日 星期日
让人文之光照亮创新路
王仕涛

    创新的无人区,四野茫茫看不见路。

    此时,创新者最需要的,是一盏灯。这盏灯,是人文的灯,是希望的灯。这盏灯,能为创新者在看不清来路、找不到去路时提供光亮,能为创新者在遭遇寒流、碰到风雪时提供温暖。

    我们党历来重视创新,尊重人才,想方设法为创新者、奋斗者挡风遮雪、拓路架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并作出部署。

    日前,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谈到,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直是科技部要回答的问题。我们以为,这些充分体现了对科研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科技人员的人文关怀。

    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好燃起人文之灯,开辟国家创新、区域创新、企业创新更远大的前程。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面向市场需求和弘扬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善聚善用各类人才,中国创新一定能更好发展”。

    更好燃起创新的人文之灯,需要坚持“为了人”。尊重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给予我们更大的回报。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继续加大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力度,让广大科技人员有更多获得感,更好激发其科学报国、创新报国的使命感。

    更好燃起创新的人文之灯,需要始终“依靠人”。广大科技人员和创新创业者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力量。我们需要改革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优化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等环境,打造一支结构更合理、效能更突出、建设科技强国尽可倚靠的创新人才队伍。

    更好燃起创新的人文之灯,需要不断“解放人”。创新需要更多包容、更多信任。我们需要通过试点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等,更好简烦去苛,让经费为人才服务;更好解决“帽子”多、“牌子”多和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让科研人员潜心向学、创新突破,把全社会创新创业持续引向深入。

    在我们理想的创新文化中,应该有科学精神的理性、工匠精神的精益、企业家精神的进取,也应有人文精神的温暖。点燃人文的灯,全面优化创新文化土壤,我们的创新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作者系21世纪创新研究院(CAPPC)执行院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