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的一个新变化是,大家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和社会创新的融合,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过程中,让科技创新变得更能惠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给人们带来的收益,不可能像阳光一样,瞬间普照大地,它需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扩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创新做得越好,科技创新的好处越可能扩散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它的益贫性也就越好。事实上,近年来大显身手的电商扶贫就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创新相融合的典型案例。比如,网络平台在设计流量分发算法时可以嵌入益贫因子,给予来自贫困地区的内容、产品一定数量的基础流量和精准推送服务。再比如,通过组建农业合作社,培育“水果猎人”或“寻味师”等新型经纪人队伍,帮助那些不愿、不能直接“触网”的人分享电商红利,达到延伸科技创新红利下渗链条、实现共享发展的目的。
同时,随着线上线下基础设施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物流网络的完善,以及互联网向农村地区和农村人口的下沉,很多互联网平台和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互联网技术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巨大的赋能潜力。因此,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平台企业积极组织“主播培训”、成立地方性的电商联盟网络等社会创新活动,发掘当地的能人、“网红苗子”和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利用科技创新脱贫、发展的内生能力。
总之,通过科技创新激活社会创新的潜能,通过社会创新放大科技创新的效益,在以社会创新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填平“数字鸿沟”(包括可及性鸿沟和使用鸿沟)的过程中,让更多人有意愿、有能力自己动手动脚、用脑用心,是“扶智”和“扶志”相结合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社会创新,只要为社会所需要、让市场能接受,都是企业的生财之道、大众的创业和致富之路,都是科技助力扶贫脱贫、促进共享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