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 |
3月3日,在全国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远在月球背面的玉兔二号巡视器与嫦娥四号着陆器已相继从休眠中醒来,开始了第三月昼的工作。
此前,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创造了人类探月史的新纪录。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工作正常,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从最初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没有充分数据可参考的困境中起步,中国航天人步步摸索、开拓创新,实现了中国探月工程的“五战五捷”,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己的探月之路。
嫦娥四号有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发射升空,20多天后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Halo轨道。
“‘鹊桥’不大,却是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的前提,关系到整个任务的成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在“鹊桥”的帮助下,于今年1月3日成功踏足月球背面。
任务成功后,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多方面创新: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器和月球轨道微卫星的甚低频科学探测,运载火箭多窗口、窄宽度发射和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进行超地月距离的激光测距技术试验,首次在月面开展生物科普展示,首次开展国际合作载荷搭载和联合探测。
完成工程目标后,嫦娥四号任务转入科学探索阶段。吴伟仁表示,嫦娥四号的科学探索内容主要分三大类。
首先是探索着陆区的地形地貌。吴伟仁说,过去是通过遥感手段,从一百公里甚至更高的轨道上探测大概的地形地貌,这次则是身临其境。同时我国还获得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地质剖面图,探测到月表以下100米至200米深的地质构造、分层等。这可以研究月球背面地质的起源、形成,包括月球年龄的形成等。二是探测月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以及太阳耀斑爆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等。三是对月球背面的物质成分进行初步探测。
“这些研究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取得的都是原创性成果,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吴伟仁说。
“嫦娥姐妹”走出中国探月之路
嫦娥奔月、万户飞天,是中华民族久远的美好梦想。
1994年,我国科学家开始进行探月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001年,由孙家栋院士牵头,国防科工委组织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总装备部等单位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的相关论证工作。200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序幕。它在距月面200公里的轨道绕行了近500天,获得了世界首幅三维立体全月图,最后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我国探月工程一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的时代。
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更进一步。它的工作轨道距月面仅100公里,获得了分辨率更高的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实现了6大工程目标和4项科学探测任务,获取了一批重要科学数据。完成既定任务后,嫦娥二号开展了拓展试验,先前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2点,完成了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又飞到700万公里外,以最近不到1公里的距离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肩而过,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最后,它飞到一亿公里之外,对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
与嫦娥一号、二号卫星相比,实施我国探月工程二期项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技术跨度大、结构更复杂,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比例达到80%。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了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
除了“嫦娥姐妹”,我国还于2014年发射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实现了中国航天器首次以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对“半弹道跳跃式返回”再入关键技术进行了验证,为确保后续任务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1月,随着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完成,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五战五捷”。
探月工程“三步走”即将收官
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我国计划于2019年年底实施嫦娥五号任务。这也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
据该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彭兢介绍,嫦娥五号将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月球样品,并将样品送回地球。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专家叶培建告诉记者,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将通过表取、钻取方式,采回2公斤月壤,为我国科学家提供足够多的样本进行研究。
“三步走”成功后,中国探月工程不会停下脚步。叶培建说,后续任务是建立月球科考站的初步模式,如果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作为备份的嫦娥六号将被纳入下一阶段任务。
目前,国家航天局已公布了探月四期工程后续计划。据吴艳华介绍,国家航天局正在组织国内专家对后续规划进行论证,基本明确了三次任务。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要在月球南极,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我们初步推算,在月球南极可能有超过180天的连续光照,可提供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环境。”吴伟仁说,“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在瞄准南极或者北极进行长期观测。”“我们要通过嫦娥八号验证部分技术,为以后各国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吴艳华说。
可见,成绩斐然的“嫦娥”们不会止步,未来还将不断书写人类探索月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