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期刊报道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中科院神经所供图 |
外界评说
中国体细胞克隆猴的一系列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和巨大反响。那么,针对这项科学成就,国际同行及媒体又是如何评价的?
因发明动物克隆技术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的得主约翰·格登(John B. Gurdon)在《细胞》杂志发表评论说:“作者通过精细优化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克隆技术,结合表观遗传修饰因子的运用,攻克了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最早期的一些障碍,完成了这个里程碑式的工作……一个可定制卵母细胞的时代开启了。”
《国家地理》杂志和《大西洋月刊》写到,在过去的10多年里,欧美科学界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本身就极为复杂的体细胞克隆技术实现猴子的克隆,并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其他一些物种(比如兔子、乌鸦和狗等)的克隆,可属于灵长类的猴子克隆尝试却屡遭失败。
这两家媒体都表示,中国人的实验证明了灵长类动物的克隆可以实现,而这是因为中国科学家不仅仅只是采用,更改良了当年克隆绵羊的技术,才令此前屡屡失败的灵长类克隆终于在这次127个克隆卵细胞中取得了2个成功的结果,诞生了“中中”和“华华”这两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克隆专家舒克拉特·米塔利波夫在接受《自然》(Nature)杂志访问时表示,应该恭喜中国科学家,“我明白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他在21世纪的前10年尝试克隆时,使用了1.5万个猴子卵子,虽然已做到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系,但是怀孕的灵长类动物最终未能诞下活胎。
国际细胞治疗协会主席、医学科学家约翰·拉斯科则评价说:“相似的技术20年前曾经用来制备多莉羊,但是这一次来自上海的科学家利用聪明的化学方法和操作技巧,攻克了多年来导致克隆猴失败的障碍。这是许多专家一直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
对于这一技术突破的意义,英国肯特大学遗传系达林·格里芬教授对该论文表示欢迎,并从技术角度称“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他补充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已知的、统一遗传背景的灵长类动物模型,无疑可以对人类疾病,尤其是遗传疾病的研究、理解和最终治疗,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基因型相同的动物模型对于生命医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排除复杂基因背景对实验的干扰,并为一大批新药研究提供有效的测试模型。
《国家地理》采访的多位医学科研人员还指出,虽然目前科技已经很发达,不再像以往那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很多问题靠计算机模拟也能解决,但动物实验仍然是科研中不可取代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复杂的人类疾病的研究,比如帕金森和艾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