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体改革 放权赋权
本报记者 雍 黎
“立项前费尽心思编材料、立项后千方百计找发票”……为减少繁文缛节,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重庆市科技局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各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赋予项目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这一系列科研项目管理“放管服”举措,不仅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还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速度。
近日,新修订的《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发布,进一步优化了科研项目管理,提升了科研绩效。
简化预算编制 关键环节放权赋权
重庆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丁健介绍,自2015年以来,重庆市就对科研项目与科技经费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项目单位申报项目时不用再编制详细的预算申报书,只需编制经费概算简表,预算评审与立项评审合二为一,同步进行,缩短评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及项目管理部科技管理处高级经理李俊对此感触很深。改革前,他们申报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电磁兼容的系统开发”项目,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22页、预算申报书30页;改革后,他们申报的“自动驾驶汽车集成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申报书仅为10页。“这大大减少了申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申报效率和质量。”李俊说。
“在经费使用上,切实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权利。”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处冯晋说,改革后,主管部门将预算调剂权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鼓励科研人员按照研究需要据实使用经费,并允许项目结余经费在结题后继续使用2年,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科研人员费尽心思找发票的问题。
转变经费配置方式 激发创新热情
“申报材料少了,经费却因为改革增多了。”李俊说,在新的科技计划实施改革以来,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市级科研项目。“自动驾驶汽车集成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专项经费达500万元,“汽车新型轻量化材料开发及其在全铝车身纯电动轿车上的集成应用”项目专项经费达到800万元,经费支持力度明显加大,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申报积极性。李俊介绍,2018年11月28日,长安汽车以55辆的成绩,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科研项目的实施实现了2级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作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希望通过转变经费配置方式,有效调动科研单位和人员的创新激情。”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陈军介绍,对基础研究等体现政府目标导向的社会公益研究,财政科研经费实行全额资助,面上项目一次性拨付经费;重点项目以事前资助为主,按“头大尾小”的方式拨付经费;体现市场导向、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实施的项目采取“事前资助”与“验收后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拨付经费,经费资助额度与科技研发投入和产生的绩效挂钩。同时,按照“管两头、松中间”的基本原则,强化项目立项质量和结题质量,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实行第三方管理 避免项目验收走过场
过去,项目管理部门组织评审、专家费用由项目承担单位出钱,项目验收沦为“走过场”。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况,重庆实行第三方专业化项目管理。
所有科研项目严格按照任务书的约定进行目标验收,验收专家将在评审专家库中按技术领域随机抽取,专家咨询费改由财政经费统一支付,真正实现项目的“立项、管理、验收”三分离。
“我们建立了评审专家库,目前库里有6万多名专家,可根据评审项目要求,实现自动遴选匹配评审专家。”作为第三方管理机构的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李军锋介绍,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屏蔽评审专家和项目的敏感信息,在验收网评上全面推行“双盲”评审,对于项目评审结果全部在网上进行实名公示。2018年该中心组织验收评审项目11批共168项,其中10项未通过验收并进行网上公示。
同时,重庆市科技局建立起了科研信用评价工作体系,实施科研诚信管理,实现科研信用与全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2018年重庆市累计对663项科研失信行为进行记录并记分,累计50个责任主体因信用分值过低被评价为“严重失信”,列入市科技局科研信用“黑名单”。
重庆市科技局局长许洪斌表示,经过梳理和优化后,现行项目管理流程较原来相比,由52个步骤精简为24个步骤,有效提升了科研项目管理效率。下一步,将聚焦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着眼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项目生成机制,提升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开展“四唯”清理和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同时,探索下放项目验收结题权限,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