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黄晖研究了20年珊瑚。
2002年,她第一次去西沙潜水。那次下潜给她带来了一直去不掉的晒斑,还有一直忘不掉的画面:水是透明的,身下覆盖有密密麻麻、五彩斑斓的珊瑚和螺。
这样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过度捕捞、沿岸开发、污染物排放……种种因素叠加,我国近岸的珊瑚礁正在消失。
珊瑚礁是海底的“热带雨林”,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家。黄晖团队不仅研究珊瑚礁,还要修复珊瑚礁。
做这项工作,首先得拿到潜水证。要到第一线工作,才能拿到最一线的数据。他们一边要做实验,一边还要在水下种珊瑚。
在海底种珊瑚不比陆地。一套装备动辄几十斤,黄晖说自己是背着装备翻下水的——装备太重,她站不起来。有时她和团队也要出海,“晕船晕到生不如死”。
艰难,但团队不怕艰难。今年春节,黄晖第一次和家人在岗位上度过。作为值班人员,她需要巡视设备运转情况,为实验室养殖的海洋动物进行人工换水。
黄晖说,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她对未来仍充满信心。那些曾经见过的珊瑚礁,她还想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