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1日 星期一
建特色园,中关村用服务融通军地两端
本报记者 何 亮

第二看台

    近日,中关村管委会发布《关于推动中关村科技军民融合特色园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着力培育20个以上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特色园,聚集500家以上优势民口企业,产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

    《意见》一出台,就有网友提出了疑惑:当下冠以“中关村”品牌的国防科技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创新中心等等实体园区已然很多,科技军民融合特色园与他们的区别是什么?特色园的建设重点有哪些呢?

    构建军民融合先导区,开拓服务新路径

    “特色园不光是产业发展体现军工特色,还与中关村提供的服务息息相关。”中关村管委会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处处长张晓明在解读《意见》时表示,中关村示范区的优势在于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政策先行先试,相比中关村示范区其他的园区实体,特色园的深远目标是在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管理服务、创新环境等方面探索促进科技军民融合的新路径。

    包括中关村国防科技园、中关村军民融合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园在内的5个拟确定的特色园,产业发展体现集约化,有的覆盖产业全链条,有的涵盖生产全要素,但都需要着力改进的地方恰恰在于园区的“特色服务”。《意见》提出,特色园要协调军方单位、企业、相关机构多方共治,协助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领域,建立科技军民融合相关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开展科技军民融合政策解读、成果推介等服务,依靠政策引导、规划制定、服务执行来打通军民融合过程中的各种“梗阻”问题。

    把园区作中转站,实现集体式供需对接

    军民融合的重点在“融”,难点也在“融”。“特色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集成企业技术成果,打造‘军转民’‘民参军’的融合枢纽,最终形成一条军地对接的绿色通道。”张晓明表示,打造军民融合的枢纽,意思是军民融合从军方到地方不是单个企业做对接,而是依托特色园为中转站,实现集约式的供需对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军民融合的积极态势主要体现在企业为军方做配套,服务军工集团。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新华军民融合发展指数报告》也显示,当下军工单位在装备供货任务饱满的情况下,对民品科技开发的热度有所下降;而民参军方面,承担军品任务的民口企业逐年增多,态势向好。

    特色园要建设成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枢纽。一方面园区承接国防建设重大工程和项目,组织企业和相关机构承担相应技术研发和工程任务。另一方面,如果园区企业完成不了军方任务,特色园则会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向中关村示范区及京外地区征集解决方案。最终的目的是高效完成军民需求的对接,促成军民协作创新的融合。

    依托政策保障措施,开展融合特色服务

    特色园每年会得到中关村管委会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及特色园评估机制与专业服务的保障。但是,获得这些保障措施的先决条件是,评选结果的达标。《意见》提出四项入选标准,首先是园区总建筑规模不低于1万平方米,长期用于与国防单位开展军民两用技术展示对接等活动的公共区域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入驻科技军民融合相关单位不少于20家,且占全部入驻单位的60%以上。其次是编制具有鲜明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特色的规划。第三则要有科技军民融合专业化服务。最后,园区要开展科技军民融合品牌性活动。“有底线标准和保障举措,才能支撑特色园建设任务的开展。”张晓明表示。

    《意见》提出的七项任务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是目标任务,开展科技军民融合特色服务则是完成配套任务时的抓手。其中包括协助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领域、建立科技军民融合相关科技金融服务模式,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宣讲等。

    “通过中关村的政策引导,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军民融合在特色园高效推进,助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张晓明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