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
看看5000多年前“湖北人”的身后事
合葬墓里用土墙对墓室空间进行分割
王家塝墓地出土的钺受访者供图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唐 婷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项目入选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城河遗址西北区域王家塝墓地的发现,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

    城河遗址项目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小军表示,王家塝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屈家岭文化因上世纪50年代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其存续的年代跨度大约为距今5300—4500年,其文化遗存主要分布于两湖地区。王家塝墓地的年代处于这个时间段的中期,距今约5000年左右。

    那么,5000多年前的“湖北人”有着怎样的墓葬礼仪呢?

    墓葬礼仪独具特色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城河遗址的王家塝共发现屈家岭文化墓葬235座,已清理了其中的112座。考古队认为,总体来看,王家塝墓地出土的遗存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

    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不少为合葬墓。与同一时期仰韶文化地区出现的多人并排合葬有所不同,王家塝的合葬墓里用土墙对墓室空间进行了分割。彭小军举例道,在编号为M112的大墓中,生土梁将墓穴隔成了3个墓室,中间墓室保存相对完好,可见墓主人骨遗存和随葬的玉钺,而两旁的墓室未见人骨遗存,但也有随葬的玉钺。

    同一时期其他地区的墓葬群里,墓葬排列较为整齐,朝向大致相同。王家塝墓葬的分布,初看有些凌乱,但仔细研究也有其特点。其中,大型墓葬分别位于发掘区的中部、西南、西北、东北4个位置。在每座或每两座大型墓葬周围,则分别分布数量不等的中型、次中型、小型墓葬。呈现一种较小墓葬环绕大型墓葬的格局。

    “此外,同一时期的其他地区,发现有生活区和墓地混杂的现象。”彭小军说,“但王家塝墓地在城外,而生者在城内生活,这说明,当时人们对生活区和墓地进行了空间布局和规划。”而且测量发现,墓地的海拔为53米,而城内的海拔约为47米。墓地所处地势较高,一方面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把相对低洼的平地用作人们生产生活的土地。

    屈家岭社会出现明显分化

    以往有学者认为,屈家岭文化时期,人与人之间较为平等,社会形态表现为平等的酋帮部落。但也有学者认为,当时存在社会分化现象。对于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程度,大家莫衷一是。

    “古人往往有视死如生的理念,墓地里的情形是他生前生活的写照。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屈家岭文化时期,社会内部的分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表明屈家岭社会与同时期海岱地区和长江下游的史前社会达到了同样的社会发展程度。”彭小军说。

    王家塝墓地发掘区内,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墓葬有7座。大、中型墓葬有体量较大的棺木、精美的玉钺、石钺、漆器、大量磨光黑陶以及猪下颌骨等遗物。大型墓葬的葬具主要为独木棺。彭小军介绍,所谓独木棺,是指将树干掏空,作为放置死者的葬具。王家塝墓地的独木棺,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史前独木棺。

    相对而言,小型墓葬规模较小,葬具为较简陋的木板棺,葬具使用率低,仅随葬数件陶器,甚至几座小墓共用一个器物坑。

    此外,王家塝墓地的考古发现,还为观察距今5000年前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强势北上和西进提供了新的基点。

    彭小军举例道,墓葬中出土的直壁圈足杯,在庙底沟类型末期到仰韶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期和良渚文化中均有发现,是屈家岭文化扩张的典型例证。大口缸在大、中型墓中的出现,独木棺在大墓中的流行,以及钺在大墓中的显著地位,则表明屈家岭文化社会上层广泛参与了周边地区的深入交流。

    由此可见,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自身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区域间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