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4日 星期五
城市管理创新,不妨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眉间尺

     “城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创新既需要从理论上攻破宏观问题、改进顶层设计,也应该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把生活中的小技巧‘升级’为处理管理难题的办法,解决好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

    最近,上海交警王润达创造的“王润达通过法”火了起来。这一方法根据路口特点调整绿灯信号时间配比,可以增加10%到12%的通行效率。作为一种技术革新,“王润达通过法”从细微处入手,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它又体现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当代社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可谓前所未有,这就要求社会治理、城市管理要像“绣花”那样精细。而交通是城市的动脉。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反映着城市管理的水平。“王润达通过法”在本质上是城市管理“绣花”精神的体现,同时又对我们理解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有所启发。

    “王润达通过法”让我们看到了从小处着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务实创新精神。王润达的创新动力来自于他作为一名交警在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的疏导交通的难题,而他的“灵感”则来自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常识和经验。比如,我们在踢球时,为了让球准确传到位,传球者会估算接球者的运动时间,预留一点空间;我们玩电子游戏移动打靶时,为了命中目标,也会估算好一些提前量。这些生活经验和“王润达通过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这一切告诉我们,城市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创新既需要从理论上攻破宏观问题、改进顶层设计,也应该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把生活中的小技巧“升级”为处理管理难题的办法,解决好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

    “王润达通过法”也让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70年的建设史,可以看到鞍钢工人张明山发明的“反围盘”、王崇伦发明的“万能工具胎”,还能看到青岛港许振超的“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他们与“王润达通过法”都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对工作的执着态度和高度责任感,精益求精地在细节上下功夫,刻苦钻研本职工作,通过在细微处的有效改进达到了切中肯綮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王润达通过法”散发着时代的新鲜气息。我们看到,这一新型通过法的最终诞生并非仅依靠王润达本人的“灵光一现”,也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累积,而是在大数据协助下获得了科学验证。同济大学交通规划设计院采集了大量交通数据,对王润达的设想和“实验”进行了测算和精确验证,最终确认该方法确能增加路口通行能力。正是这种可验证性让其突破了一城一地的限制,可以尝试从上海街头走向各大城市。

    确实,在今天,工匠精神也好,“绣花”精神也罢,都不仅是个体化的经验,而应具有科学精神的内核,自觉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相结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正是人们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构成了社会治理的对象。而大数据为更加精确地认识人类行为提供了可能,借助于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绣花”时下针更加准确,走线更加顺畅,针脚更加绵密。我想,这就是“王润达通过法”所带来的启示吧。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