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历年卫生统计年鉴 |
见 证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时间倒回40年前,当时还在北京延庆县医院工作的李大魁在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后考取了北京协合医院药学研究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恢复高考和研究生制度,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后来的科技骨干。这个高知群体出现在大变革欲来的时代,注定会成为推动我国各行业发展的排头兵。
1978年后,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药学人也走出国门。全新的理念让充满求知欲的新生代为之一振。国际交流使得这部分人才很快跟上国际步伐,40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80年代初,我的导师、药学家陈兰英教授邀请了多位美国临床药师来给我们讲课,这个受当时卫生部委托举办的临床药学培训班一办就坚持了三四年。”李大魁说,“培训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使国际先进临床药学的科学理念走入我们这一代药学人心中。”随后几年,李大魁先后前往比利时、瑞典等地进修学习,并经常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不只李大魁,很多那个年代的医药学家都有前往国外求知的经历,他们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快速地汲取大量知识,很快填平了文革带来的学术空档。这些勤奋、好学、肯吃苦、敢探究的科学先锋,为后来推动我国医药领域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后,整个医药队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令李大魁感到欣慰:“今天在医院药房工作的博士、硕士学历占比很高,本科是从业者最起码的要求了。原来以中专为主,有些甚至还没经过专业训练。”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塞克勒基金会曾来我国寻求合作,希望通过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国的用药数据。
彼时的中国,对于信息时代的冲击感受并不强烈,医院的无纸化直到10年后才逐步开始推动,数据库管理的理念更是为零。
相比而言,国外在市场经济驱动下,很早就意识到药品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重要性。中国在医药行业存在信息“短板”,并且在现实中不断被印证。李大魁说:“改革开放早期一些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经常向我们咨询中国的用药数据。我们当时并没有此类数据,能给的只有纸质账本。”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大魁就开始推动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的建设。这使得我国早在大数据时代开始之前,就在用药领域有了大数据的“萌芽”。随后,李大魁在1996年组织建立了我国医院处方药分析系统。
“这是中国医药行业的基本建设之一,我是按照这个目标去做的。”李大魁主导建立的信息平台,一直在高效地经营运转。20年来,这个药品信息系统已经实现了真正的社会价值。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规范化、高质量的权威数据,正在为国家药物政策的制定发挥辅助决策作用,同时为医药产业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