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这本“无字天书” 读它千遍也不厌倦
姚檀栋院士在冰川上采集样品中科院青藏所供图

亲 历

本报记者 杨 雪

    “徐柏青将冰芯比作记录地球数千年乃至万年来环境演化历史的‘无字天书’,读千遍也不会厌。”

    两三辆越野车一直开到不能再往上开为止。一群用户外装备从头武装到脚的人,卸下设备和物资,开始徒步迎着冰川进发。他们一般在海拔5000—6000米之间找地方安营扎寨,作为前进营地,然后三五个人还要各自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装备继续登高1000米左右,选择合适地点扎帐篷住下来。这是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上研究冰川的日常。他们不畏高寒、缺氧、暴风雪、冰裂隙,冒着生命危险,就是为了钻取冰芯。

    在冰川顶部的积累区,越往下冰层形成的年代越久远。年复一年,地球环境变化的信息随着冰川积累被封存起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说,冰芯就像树的年轮一样,能准确记录过去数千年乃至万年的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只待科学家来解码翻译。

    1997年夏天,沿着油菜花盛开的青海湖畔,一辆老式巡洋舰越野车载着一群年轻人,驶向青藏高原南缘的希夏邦马峰。“我挤坐在副驾驶座位乘客的大腿上,一路低头弯腰,以一名‘超载客’的身份参加了中美希夏邦马联合冰芯考察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还清楚记得第一次上青藏高原时的情形,当时他是姚檀栋的博士生。

    这次也让徐柏青第一次接触到冰芯。他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打冰芯——从冰川顶部自上而下钻取圆柱状冰样。在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川驻扎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徐柏青20多次往返于海拔5800米的前进营地与海拔7000米的冰芯钻探营地之间,送上去物资,带下来冰芯。

    冰芯得在夜里打。因为在帐篷里作业,夜里温度足够低。到了白天,阳光一照,帐篷内温度能达到十几度,打上来的冰芯会融化。冰川上光照尤其强,帐篷不能完全遮住光,白天又睡不踏实,一天下来能迷迷糊糊睡两三个小时就不错了。徐柏青说,驻扎在冰川上打冰芯的日子,基本就靠咖啡撑着。难怪科技日报记者接触到的“冰川圈”里的科研人员,无一不爱咖啡。

    “那次科考队钻取了总长480米、重5吨的冰芯样品,并将其安全运回兰州,创下了世界最高海拔冰芯钻取纪录。”徐柏青说,后来他通过研制装置、提取达索普冰芯气泡里包裹的气体,获得了全球中低纬度2000年来大气甲烷含量变化的唯一记录。由此,揭示了过去两千年自然变化时期中低纬度是全球大气重要的甲烷源。徐柏青将冰芯比作记录地球数千年乃至万年来环境演化历史的“无字天书”,读千遍也不会厌。

    冰芯样品取之不易,通常是一半存库备用,另一半按2—3厘米的厚度切割分段储存在实验室里,供大家取样研究。除了甲烷,还有黑炭、粉尘、微生物、水体氢氧同位素等各种指标,能做的研究很多。特别是,利用同一根冰芯做不同指标的研究,最后可以系统地汇总各项指标,全面分析某段历史时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

    2015年,姚檀栋和11位科学家一起,在海拔6200米的冰面上,连续工作20多天后,成功钻出一根308米长的透底冰芯。这也是目前中国钻取的跨度时间最长的冰芯,可供研究过去万年尺度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科学家将一次次背起沉重的行囊,深入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的泛第三极地区——涵盖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伊朗高原、高加索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为重建过去的全球变化“档案”取回晶莹剔透的冰芯样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