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特刊·擘画蓝图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聚力前行破坚冰
——科技体制改革回顾(中)
1995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摄

 本报记者 刘 垠

    199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15名863计划的科技工作者拉着小提琴,配合高科技激光表演了节目《流光溢彩》。同时,这届春晚让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名为《机器人趣话》的小品。

    科技深深地融入了彼时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席卷全球,而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划中,科学技术都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间来到新旧世纪之交,中国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一种更为深刻的变革。企业主体活力亟待释放,科研机构有待从计划转向“放养”模式。

    “1985年以来的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是通过新的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为经济服务,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激励机制释放的红利被挖得差不多了,亟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解放科技生产力、激活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时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被列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

    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如果说1994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的出台,目的是在科技体制中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那么,1995年5月6日,《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布,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再一次对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政策进行顶层设计。

    在充分肯定过去10年科技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决定》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同年5月26日到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部署。

    除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外,中央在此阶段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开始施行,确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原则、管理体制、组织实施方式、保障措施等基本制度,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7年,被称为973计划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开始实施,聚焦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六大重点领域,旨在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安全和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目标是在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知识创新和院所改制同步推进

    改革是系统的社会工程,不可能单兵独进,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粗略梳理不难发现,1995年《决定》之后的中国科技政策,呈现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资源向重大项目集中的趋势。比如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以及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等。

    据不完全统计,为落实和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1996年至2000年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13项科技计划和相关政策,比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创新工程等。

    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向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该报告很快得到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该报告提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中国科学院的定位主要是在知识创新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该报告同时也提出在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想法。

    1998年6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汇报提纲,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先行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作为国家创新体系试点,形成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国家知识创新基地。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战略高技术、重大公益性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带动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与知识创新工程几乎同时推进的是科研院所转制的改革,这是1985年中央科技体制改革举措的进一步延伸。1998年底,以“创新、产业化”为方针,国务院决定对各部委242个科研院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它们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或并入某些已有企业,以打破科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壁垒。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自主创新以及科技产业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鼓励科研机构为企业搭建平台。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系统调整科研院所的布局结构,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绘制统领15年的发展蓝图

    那时,创新作为一个高频词,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家的政策文件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要稳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科技界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虽然国家多次在政策层面提及自主创新,但其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均亟待提升,对自主创新的需要越来越强烈。

    2002年,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题为《科学至关重要》的报告,江泽民同志在这份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李岚清同志召集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五部门负责同志座谈,研究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不久后,制订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的建议被写入党的十六大的大会文件中。

    2003年6月,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以温家宝同志为组长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确定了制定规划工作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研究,第二阶段是起草规划纲要,第三阶段是审定规划纲要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

    从那时到之后的15年间中国科技的发展蓝图,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绘制阶段。在制定规划的战略研究阶段,一个超过2000人的研究队伍参与其中,其中研究骨干1000多人、院士147位。而在战略研究过程中,被咨询的相关专家数量有上万人之多。

    经过广泛且深入的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先后12易其稿,历时两年多的规划编制工作最终完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绘就了一幅中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壮美画卷。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