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磊
在中国这片春意盎然的沃土上,改革之花竞相开放,创新大树加快成长。
不妨看两个故事。
上世纪末,中科院的研究院所迎来一波办企业的热潮。西安光机所也成立了一家公司,占股超过九成。可公司一直处在盈亏平衡点,无法真正按市场运作。研究所那套决策方式,用在公司上就会“水土不服”,2014年,这家公司引入社会资本改制,西安光机所占股降到30%。参股不控股、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等新模式让西安光机所勃发了生机,目前凝聚了近80个海外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了北京九天微星等一批创新企业,构建了“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新培训”的创新生态。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家科技企业。199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的刘庆峰和实验室同学参加863项目语音合成比赛,团队研发系统第一次将中国语音合成评测达到3分,可以投入应用。一年后,刘庆峰和参赛同学创办了只有18人的公司,叫科大讯飞。由于坚持“技术顶天,产品立地”的发展理念,坚持源头技术创新、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手中,科大讯飞拥抱并迎来了“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春天。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系统在智慧医疗、智能车载等领域大显身手,并成为人工智能研发的国家队。
“西光模式”表明,体制机制变革释放的活力能让科研院所焕发青春;科大讯飞的创业历程则说明,唯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在技术迅速迭代的竞争中保持领跑者的地位。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头戏”。
动真刀 涉深水 新一轮科改攻坚战打响
近年来,世界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全球竞争版图正在重塑。如果说此前我国是在追随世界科技的脚步的话,那么这次机遇则提供了换挡提速的契机,中国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在我国科技实力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在十八大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战略抉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设计。
2013年国庆前一天,一个不同寻常的创新之举,让外界看到了党中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与信心。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将“课堂”搬到红墙外,全体政治局委员来到北京中关村“顶层设计”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习近平总书记连用了5个“着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其实,我国早已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谋篇布局。201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9月,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随后,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包括26个部门和单位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如何破除制约科研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层次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的红利?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为突破口,一场勇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的改革攻坚战开始打响。
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一石激起千层浪: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项目?“钱袋子”交给专业机构打理!
对科技计划“动真刀”,让部分科技管理人员始料未及。
这次改革涵盖一半以上民口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涉及近40个管理部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共计近百项。改革方案起草之初,工作人员请相关部门梳理现有科技计划,有些部门怕被整合不愿上报,有些搞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计划、专项。最初设计的改革方案,只是想在维持现有格局下进行计划调整,但最后国家选择了“断崖式”“颠覆式”的优化整合方向,真正从国家全局高度重新架构顶层设计。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科技发展存在资源碎片化、项目多头申报等长期为人诟病却不敢轻易触碰的“老大难”问题。原有的科技计划依然沿着惯性运行;旧的计划动不了,新的计划继续叠加。结果是,科技计划越设越多,分切“蛋糕”的部门也越来越多,科技界或多或少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
科技攻关计划(后来的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曾经设立的计划在不同发展阶段能解燃眉之急,发挥巨大作用,但在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就显得“气力不足”。
打破部门、阶段和领域的界限,资源配置不再“天女散花”,国家科技计划全面整合成五大类,并由统一的计划管理平台运行,形成新的计划体系、新的项目形成机制、新的管理和监督流程。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申请、评审、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等具体项目管理工作,由专业机构负责受理,实现决策和执行的相对分离,改变过去政府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格局。
企业强,则国家强。该阶段科技体制改革把“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中心任务。为此,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12项重点任务及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市场之手进一步“活起来”。新形势下产业技术路线更加多变、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的改革措施,着力培育公平开放的创新市场,创新活动放手让市场“说话”。“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加快成长。
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企业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在全社会研发投入、研究人员和发明专利的占比均超过70%。
习近平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个形象的比喻: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政策更加强调顶层设计,从宏观高度实行“一揽子”改革,举一纲而万目张。
2014年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各类创新主体先行先试,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2014年,推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科研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
——2015年,《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从8大方面30个领域着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孵化器竞相涌现;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明确到2050年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同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画出一张措施有力、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
科技改革不断深化,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几年间,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制度通道进一步打通,国家推动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出台《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三部曲”,并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几年间,我国科技管理基础制度日臻完善,建立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深入推进国家技术预测,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几年间,束缚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条条框框被打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发挥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几年间,“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珠港澳大桥通车,科技正在彰显其恢弘力量。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召。
创新,逐渐走向舞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创新提到更高的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改革的点火系不断激发,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
40年的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科技先行。
40年来,充分调动和释放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改革主线一以贯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日渐明晰。
在40年发展历程中,科技改革着力处理好几个关系。
政府和市场。“更有力”的政府和“更有效”的市场,实现了有机融合。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从进到退:计划体制下,政府主动作为,集中统一管理,设计划项目,管资金分配,抓研发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后退一步,往高站一层,抓战略、抓规划、抓布局、抓监督,制定规则,创新服务,创建生态,逐步建立科学的科技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不仅更加顺畅,且在不断延伸拓展,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日渐发挥决定性作用。
科技与经济。科技的地位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从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到长入经济,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再到创新驱动,成为发展的引擎动力。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越来越走向中心舞台,“两张皮”已渐成一体,正逐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40年来,变是常态。
创新主体在变。早期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被推逼,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流动,“五路”大军是科技创新主力军;企业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成为服从国家计划和订单的加工车间。现今,企业从贴牌生产到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科技创新内化为血液和成长动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了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第六路大军正蓬勃发展。
科技政策在变。从有针对性的具体扶持变成更加普惠、开放、多样、包容的系统设计,从关注一个阶段或一个环节到关注全创新链条的整体设计以及网络创新生态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短期政策制定到基本制度安排,从微观运行机制的变革到宏观层次的政策调控……我国科技政策从点到面、从零散到系统,已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覆盖多主体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40年来,不变的是,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的主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0年来,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多经验,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创新,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始终坚持解放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不断加大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供给;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始终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科技创新难,改革亦难,科技创新加改革,难上加难。聚光灯下,有着丰富跟跑经验的中国,突然发现在某些领域前无领跑者,后有追兵,科技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技术经济范式变化,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适应国际格局变化;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克服原创性技术缺乏的不足;如何培养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如何加强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能力;如何形成创新合力,让产学研用更加紧密结合;如何调整完善评价导向,健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让科学家不被“唯论文”“唯职称”等紧箍咒困扰;如何建立科技界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氛围,进一步发挥科学共同体自净自律自治作用,应对前沿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等新挑战;如何提高创新质量,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这些都是我们要正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虽然,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们坚信,久久为功,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感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李哲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