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江阴长江村:昔日贫困村,如今“中国500强”

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出江阴城区,驱车往西不到15分钟,就到了素有“中国港口第一村”之称的长江村。村党委书记、江苏新长江集团董事长李洪耀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打造千亿集团、百年企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村强民富。这是长江村人的追求。”

    今日长江村,已从原来贫困落后的江滩小村,打造成了中国经济十强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举全村之力创办的新长江集团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去年,全村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

    转型,产业走向高端

    长江村,面积不大,仅有6.5平方公里。40年前,村民靠种田打渔,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说起长江村的发展,不得不提到长江村老书记李良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李良宝带领下,村里首先办起了两座小砖窑。进入乡镇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村里又接连创办兼并了标准件厂、化工厂、钢铁厂、冶炼厂等等,也为长江村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但是,进入2000年后,村级经济发展遇到了问题。原有的一些企业,由于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与新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怎么办?

    “长江村自觉进行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关停了一批大小不一的污染企业,在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转向高端冶金制造、港口物流、拆船、房地产、远洋运输、海洋工程和金融投资等产业,全力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新优势。”李洪耀说。

    长江村自身发展空间有限,怎么办?2010年,长江村领导敏锐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动向,有胆有识又迈出了“走出长江、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凭借多年积累的资本、技术与人才优势,来到浙江舟山投资67亿元,建起占地4300亩、拥有5000米黄金海岸线的舟山长宏国际产业园。

    去年,为了做强做大海洋船舶产业,长江村与央企合作,中集集团入股30%,全面提升了技术、经营和管理能力。

    “我们生产的优质特钢材,出口至全球10多个国家,远洋运输走到非洲,拆船产业99%的订单来自海外,产业链遍及亚、欧、美、非四大洲,在国际市场打响了‘新长江’品牌。”李洪耀说。

    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长江村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大力引进外来科技人才。这些年来,对待“外来科技人才”不“见外”,建设职工公寓、人才宿舍、“夫妻”公寓楼,让优秀科技人才直接“拎包入住”,并切实解决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同时,对于引进人才的工资待遇,更是高于周边乡镇,除了正常的工资、奖金、股份分红外,还设有带薪探亲假,让他们可以无忧地来回两地。

    长江村不但做到待遇留人,更注重营造留人用人环境。全村工业企业1.2万职工中,9000多人是外来务工人员。

    “发展高新产业,必须学会借智借力。我们以品牌、标准和专利为突破,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合作,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助推做好创新型经济大文章。”李洪耀说。

    尤其近几年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力,长江村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科研投入,每年都确保不低于2.5亿元。今年,还向南京理工大学捐资2000万元,用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

    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内涵和质量效益,促进了增长方式更趋高端化、精细化、多元化,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和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新长江集团成为中国500强企业。

    在长江村百姓眼里,长江村依靠创新发展,村级经济强了,最大的受益者是全体村民。用李洪耀的话来说,“我们要让百姓共享创新发展成果,让家家户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