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见证
因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重逢,前段时间,80岁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校友会第一任理事长孙景才老师心里一直不太平静。他有事没事总忍不住想,自己还认得出他们吗,估计叫不出名字了吧,见了面说点什么呢。
要见的人是自己的第一届学生——40年前,孙景才亲自把他们迎进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大门。1978年10月14日的开学典礼上,台下坐的有工农兵、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刚从吉林回来的中断学业十几年的挖沙工,这些来头五花八门的人组成了新中国第一届研究生。
最近把他们重新联系在一起的是学校的40年校庆,孙景才走路需要拄拐杖,嗓门一如既往地大,曾经的学生都成了白发先生,最年轻的也已经60岁出头。和记者聊起那天,孙景才依旧激动:“看到他们我就放心了,都打扮得挺像样,都没过苦日子。”孙景才顿一顿,“咱们这群学生真是在很苦难的历程中过来的。你看现在学校到处挺好吧,我总想起四十年前那个破木板房、破食堂,漏水、吃饭苍蝇满天飞,现在看校园真是天上地下。但天下是这些人打下来的,现在的年轻学生会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做得更好。”口气更像提起同甘共苦的战友。
“那时候说他们是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宝贝。都是奇才,都有毛病。”孙景才笑说。他讲起李明,“他家在福建,从小没父亲,被母亲一手带大,后来又受了刺激,总觉得有人跟着他,给学院写信,信封上的疙瘩没了,非说有人监视,我一遍遍跟他说你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谁监视你呀!”李明的毕业论文写的是驳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辩老师都说没法毕业,让他改,孙景才现在还记得他的反应,“我不是让你们通过的,我就是让你们知道我在理论物理所做了这个成果。现在你们看不懂,三百年后见分晓”。
这样一个人,毕业后回到福州大学,教普通物理,系里听说科学院来了个研究生,都去听课,到那一看,板书写得好课也讲得好,就一个毛病,老往后看,怀疑有人看着他。“神经病,退回科学院!”孙景才至今想起来仍哭笑不得,他被派去福州当“灭火队长”,好说歹说把人留住,“最后说放人事处吧,结果他把人家多少年的材料整理得清清楚楚,后来还为了他专门成立了档案室。那些学生都很厉害,不得了!”
“我照顾他们真是生怕出一点事情。”当年桩桩“险情”,孙景才现在说着还紧张,“有的每天到点找我要吃药。有的被害妄想症,老怀疑水杯饭碗有人下毒。有的半夜想不开一路跑到圆明园,我骑车追半宿。”最难捱的一次是有17个学生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落不下,学校要求退回原单位,孙景才急了,“等来盼来的新生活,这样处理等于让他们退学。我去找市长,对方说干什么的,我说硕士研究生,他说研究生干什么的,我说你不知道啊?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了,这是中国科学的未来啊!他说未来什么意思,我说科学家,他说科学家我懂,别的我不知道,找公安局局长解决。”一番折腾,孙景才终于把户口跑下来了,“回学校都半夜了,我说你们踏实吧,有救了。这些人眼泪都掉下来了。大家能继续待在北京上学了,也有粮票副食了。”半斤粉条、三两麻酱、半斤肉票,孙景才记得清楚,但他说日子虽然难,大家都咬着牙,念书那么不容易也没人叫苦,“十年没读书,就像十年没喝水,口干舌燥。穷,但是气氛很好,很团结”。
在孙景才的讲述中,在那个刚刚落定的1978年秋天,形势依然艰困,但初生的集体尽力保全这些伤痕累累的年轻人。高等教育大门重开,人人怀抱希望。
“不会再有这样的故事,中国也不会重复这样的命运了。”孙景才说。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