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低效重复,“民参军”亟须加强顶层设计
——军民融合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张 强

    天和防务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全军品“民参军”企业。说起“参军”之路,公司相关负责人曾感慨:“我们是在军民融合的政策扶持下,用市场之手优化配置资源,逐渐成长起来。”

    此话不虚。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所在的西安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局。通过政策引导、顶层设计和对民营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区内的一大批“民参军”企业脱胎换骨。

    对此,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表示:“军民融合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过程。国防建设既要兼顾军事效益,也要兼顾经济效益,必须通过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来实现。企业发展也一定要契合国家和区域的战略布局,实现功能匹配。”

    资源配置不合理状况依旧突出

    “我们对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以及相关战区内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人才结构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研,一个结论就是军事需求和区域化的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于川信用数据说话,“举个例子,截至2015年底,军民融合度很高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北京、上海、广东和四川4个省市占据了全国约85%的份额,而相关高端人才也有约80%分布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这样的状况越来越突出,形成强者愈强、弱者越弱的现象。”

    毋庸置疑,这是经济发展的自然流动形成的。

    “但结果就是有的地区在发展军民融合相关产业时往往力不从心,导致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出现结构性问题。比如我国西部地区的军工企业较多,军事需求也较为多样,但优质的配套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性技术等却十分有限。”于川信表示。

    他指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层皮”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除。突出的问题就是军民融合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有需要的地区,军民融合反而做得并不是很好,而有些地区却出现过剩。

    战略布局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奠基之作

    “战略布局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奠基之作。这篇文章不做好,我们需要把军民融合做强做大的地区,就很难发展起来。”于川信说。

    “举个例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周期大概在2.5—4.5年,但对军民融合来讲,我们希望每个‘参军’企业都能打造成为‘百年老店’,这样我们的国防建设与发展才能更安全、更扎实,否则国防建设的基础将会受到影响。”他表示。

    记者了解到,很多军工项目研制难度大、周期长,国内外的案例表明研制一款武器装备没有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研发攻关是不可能的。

    “通过战略布局就能规避军民融合中的短期行为、缺乏前瞻、互补衔接等问题,实现军工项目的长远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于川信说。

    他指出,军民融合不同于纯粹的市场经济,特别是“军”的部分,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计划性。计划性体现的就是国家顶层的结构设计和战略布局,即要在宏观层面让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一种“黄金分割”。

    长远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问题亟待解决

    美国硅谷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而湾区很早就是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周围逐渐出现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二战后,美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将墨菲机场的一部分用于航天研究。自此,为航天服务的公司开始出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如今,美国军方又与硅谷建立了更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很难想象,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统筹安排,硅谷会成为这么一个高技术企业聚集的军民融合典范。”于川信指出,同样的案例在国内也越来越多,“整体布局和区域布局要实现功能化的匹配。比如,西安地区形成了航空航天为主的军民融合生态链,四川形成了核工业、航空与燃机、新能源等的军民融合生态链。”

    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谢玉科也介绍:“比如,四川的探索实践充分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出了既不同于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技术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为代表的高科技孵化模式,而是充分挖掘、释放国防军工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潜能。”

    “军民融合只有实现空间布局和时间布局的平衡,才能解决重复建设、底层徘徊、无序发展、自成体系等问题,解决长远性、连续性和系统性问题,最终实现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于川信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