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强
编者按 在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创新成果爆发式涌现的背景下,各国着力加强军民融合,以推动国防技术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在我国,军民融合也不是新话题。近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但目前军民融合仍面临众多问题。记者调查中发现,其中“民参军”难的问题尤为突出。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希望通过深入一线的调查采访,探讨军民融合难点的破解之道。
研发出我国首款地面无人察打一体平台的陕西雷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近来着实吸引眼球,但对他们来说,想要带着好技术“参军”,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现行政策要求企业必须成立满3年才能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然后才是其他资格认证,而申请时间又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这意味着4年内无法‘参军’,这期间技术快速迭代导致产品可能已经落后。”董事长叶斌说起这事直挠头,“这对刚成立两年的我们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保障,难度都太大了。”
“在国家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民企‘参军’的热情很高涨,劲头也很足。”但在国防大学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王伟海副教授看来,“‘参军’之路并不平坦。”
“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
对于“民参军”,浙江赫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节也有一肚子话要说。在这位已进入军民融合领域近20年的“老军工”看来,早在几年前就反复提到的阻碍民营企业的“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我国还有大量有能力“参军”的民营企业没有“参军”,还有大量国防专利和科技成果没有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原空军司令部军事代表局副总工程师谭云刚表示,“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民参军’,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然而必须承认,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参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当前,各国愈发注重军民融合,希望用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国防技术发展服务。以美国为例,美国防部成立专门部门,借助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外部力量进行国防科技创新。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的经费有超过60%支付给了私营企业为主的承包商。同时,美国军费开支中有一半左右来自民营企业。
充分调动社会创新力量,为国防技术发展服务,这种军民融合无疑是多赢的结果。但在我国,“民参军”似乎依然有道“玻璃门”。
以赫德科技为例,近20年“民参军”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们几乎都遇到了。程节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很多国家文件规定对民企开放的领域中,很难真正做到对民企和国企公平对待。竞争中,民企总会处于下风。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业务流程上也存在矛盾。我们审批一个合同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但我们有些用户单位审批一个合同可能需要2个月以上。
和钱有关的问题更令人头疼
和钱有关的问题成了另一个让程节头疼的问题,“首先是产品的定价机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军工单位很多还是参照上世纪90年代或本世纪初的价格标准。因此利润率非常低。其次资金回笼非常慢,我们向军工单位要款非常困难。如果长期如此,企业就很难单靠‘参军’维持生存。”
王伟海说:“我们的调研中,确实有很多民企反映遇到一些不公平待遇。比如,市场准入门槛高,进入军工市场很难,即使进入市场后,也不一定就能拿到军工订单。一些民企表示,军品项目研发任务重,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民企不仅要拼技术实力,还要拼经济实力,资金压力非常大。”
期待公平地同台竞争
“目前军工生产领域,传统的军工集团基本都已布局,总体基本都是他们在做,民企大多数是在为军工企业搞配套,基本上都是承接自军工企业的订单,要做到总体级产品实际上是很难的。”王伟海说。
他表示:“我们国家的军工行业是全产业链布局,军工企业拿到订单后,首先会考虑自己体系内的科研生产能力。民企往往承接一些空白、补缺、互补的领域,甚至是一些难度大、周期长的‘硬骨头’。即便拿到了单子,由于军工产品的整个产业链是封闭的,民企即便进来也会遇到重重困难。”
这样的状况让很多民营企业家都显得不那么淡定了。程节直言不讳:“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国企和民企能够真正地、公平地同平台相互竞争,用创新、服务和质量说话。”
“核心就是产业链的问题。因此,民企进来必然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从产业链的最低端开始,随着经验和能力提升才能逐步向产业链前端延伸,这也是‘民参军’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王伟海表示。
(科技日报北京11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