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钟伟 王媛媛
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玉米的痕迹。玉米虽多,但西王村党委书记王勇说,他们的玉米没有一粒是多余的。
近30年来,勤劳智慧的西王人将玉米“吃干榨尽”,用玉米叩开了市场的大门,衍生出几十种产品,累计产生约2600亿产值,形成了一个玉米深加工“黄金”产业链,缔造了“玉米神话”。
玉米洐生出几十种高附加值产品
关闭手机,穿上脚套,科技日报记者进入全国最大的药用注射糖生产基地。
260米长的主体车间,空无一人,高度自动化的设备正淬炼着玉米的最大价值:从淀粉乳开始,经过液化、离子交换、MVR蒸发、冷却结晶等十几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步骤之后,一水葡萄糖新鲜面世。
西王集团是西王的村办企业,代表着后者全部的产业努力和创新力量。西王总工程师王岩说:“很多国人不知道‘西王’,但肯定用过西王产品。因为我们在国内注射糖市场占有率高达85%。”葡萄糖项目是西王的“成名作”,但只是其玉米产业链条的一环。
“玉米来到西王之后,便开始了它的科技之旅。”王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经过剥离的玉米,我们将外层玉米皮做成纤维饲料;里面的黄色部分,我们做成蛋白粉;白色玉米肉做成淀粉乳,进而淬炼出淀粉、食用和药用葡萄糖、麦芽糊精、葡萄糖酸钠、果糖等等十几种产品。”他强调,产业链每延长一步,产品附加值可提高数倍。
玉米是传统作物,能从一粒玉米榨取出几十种高附加值产品,西王凭什么?王岩说,科技是“关键先生”。
十年花十几亿元终得“一粒果糖”
曾经,玉米是国人的“心头之痛”:一方面巨量的玉米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蔗糖产能不足大量进口。
2006年,国内1吨蔗糖价格不到6000元,但进口1吨结晶果糖却要两三万元。为何如此悬殊?王岩说,由于工艺复杂,特别是糖的结晶特别困难,多数国内企业望而却步。
因为“拳头产品”一水葡萄糖正在经历翻倍式增长,此时的西王日子过得舒服。但西王村党委书记、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却不满足,他想收获玉米果糖这颗玉米淀粉糖产业链最末端的果实。
核心技术国外“捂得紧”,科研团队只能参考国外文献。他们无数次在卧式与立式的选择上激辩,在物料的控制上探索,在参数的调整上论证。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里,西王用趋势化分析、阶段化控制的方法解决色谱分离AD液纯度不稳定问题;采用MVR低温蒸发技术,抑制副产物的产生。
为持续攻关,西王相继建成了中国葡萄糖质量检测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在玉米果糖一个项目上,十多年来西王就前后投入十几亿元。
一系列创新性技术的实施,使西王迈过了“两座高山”,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国家对果糖生产技术的垄断。这个产品国内委实少见,让到西王参观的上级领导,充满了好奇。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韩俊在参观相关生产线后就表示,“西王玉米果糖,既为消化玉米库存打开了新的通道,也为替代蔗糖进口提供了解决方案,一举两得”。
三招助力炼就科技示范村
近两年,科技日报记者多次到西王村调研,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让人印象深刻:比如科研领域是一个“特区”,科研人员待遇高,设施好,科研经费几乎没有上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西王村人的经验。改革开放初期,西王先建油棉厂,又建玉米淀粉厂,挖到了“第一桶金”。1994年,王勇用53万元买回一项“高科技”技术,结果不到一年便赔进去一千多万。
王岩总结道,从大学实验室里走出来的项目,虽经过中试,但不成熟,“成本高和成品率低”卡了脖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之后的产业尝试中,西王稳扎稳打,直至成长为占据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数据显示,2017年,西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食用葡萄糖、玉米油、无水葡萄糖、麦芽糊精生产规模均为亚洲最大。
“带头人、带头技术、带头产业”,这是西王的成功经验。历史选择了办面粉厂发家的王勇担任带头人,他将自己敏锐的市场意识,极强的执行力植入企业管理;从买下第一个专利技术开始,他们一次次借助产学研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并以技术为核心完善玉米链条的每一环节;当核心产业做大之后,配套产业也风生水起地做起来,直至做成一个个“单打冠军”。
一句话,科技创新是科技示范村西王村的成长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