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浦江创新论坛上专家热议——
青年人才如何突破创新瓶颈
本报记者 刘 垠

    “梦想需要激情,理想需要搏击,青年的声音是时代的最强音,青年的力量将塑造未来的无限可能。”

    10月29日,在2018浦江创新论坛首设的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上,浦江创新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呼吁青年人,要在时代的剧变中牢记自己的信仰和使命,坚定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立下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改变中国的志向。

    其间,多位45周岁以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先锋,围绕青年人才的成长之路、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等畅所欲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自然》“中国科学之星”陆朝阳说,目前,量子计算机还处于从基础研究慢慢过渡到技术集成和集中攻关的阶段。根据量子计算的实现难度,这一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目前可能两三年内就能造出一台量子机器,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该机器可超越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第二个阶段,针对一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问题制造出一些量子模拟机,比如用它来做组合优化,解决交通的问题,利用量子化学来研究新材料和机器学习。

    “最难的部分,是有一个通用的、可编程的计算机,难度在于高精度的操纵和对错误的纠正。”陆朝阳透露,研究团队针对上述方面布局量子计算,希望产生高品质和高效率的光子,并且用光子体系演示量子取样的技术,可以超越超级计算机。

    在驭势科技CEO、联合创始人吴甘沙看来,做应用科学最痛苦的就是,自认为做出来很好的技术,但是市场反响一般。“现在做无人驾驶也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95%以上的情况都能解决,另外的5%可能需要一个理论上的更大突破。”吴甘沙说,突破瓶颈要有自我觉察、有意识的转换角色,比如通过和客户协作去解决问题、突破瓶颈。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延峰感同身受。他认为,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要把科学家和工程师拉回到与产业需求者共通的一个体系内,用共同的语言解决现实问题。科学家在自己领域中深耕研究固然重要,但和客户需求频率共振也很重要。

    针对科研中无时不在的瓶颈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合刃科技CEO王星泽的办法,就是用笨办法“死磕”,如果死磕也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科研人员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等方式寻求解决途径,从其他学科中借用一些想法。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真坦言,当时做体细胞克隆猴时遇到一些挫折。“有一些技术难题我们可能用两年时间就把基础的细节搞定了,但是如何让克隆胚胎的培育效率提升,这一点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用了很多的方法都没有成功。”刘真说,克隆猴是一个老问题,我们的经验就是借助现在的新技术解决老问题,一定要结合最新技术的发展,来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分享了3点创新体会:青年人要明确研究方向和努力目标;要勇于解决疑难问题、前沿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内涵注入到研究中;要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科技日报上海10月30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