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蕾切尔·卡尔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6月 |
字里行间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士,在移居江南之后,气候、饮食、语言通通都已经习惯,可唯独,夏天喜欢入室的昆虫,是让我至今心有余悸的。于是,灭虫剂就成了夏日的家中常备用品。然而,在读《寂静的春天》之前,对于灭虫剂,我除了考虑到对孩子的影响之外,并没有其他过多的担心。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早在1958年,作为生物学研究者的蕾切尔·卡尔森收到朋友发自马赛诸萨州的一封信。信中说,州政府启用飞机开展空中喷洒DDT(有机氯类杀虫剂)的灭蚊行动,致使她与丈夫的私人禽鸟保护区中的许多鸟儿都死了。这封信成为卡尔森构思和创作《寂静的春天》的最初契机,她开始深入搜集和整理化学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和有关文献。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本唤醒民众意识、激发一系列民众运动、并最终迫使美国国内禁产DDT的书问世。卡尔森也因此被誉为“现代环境运动之母”。
长期从事环保事业的人们一定明白,如今的地球已经到了多么岌岌可危的程度。即便是很少关心环境问题的人,看到这些数字,恐怕也会感到心惊:科学家发现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比正常灭亡快了大约100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现在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
灭绝就意味着这种物种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从一个小小的灭虫剂就引发出生物灭绝的讨论,你也许会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但看了《寂静的春天》你就会明白,一些杀虫剂会对环境起到多么致命的作用。
虽然,对物种灭绝的确切速度依然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动植物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列出了濒危动物的“红色名单”,同时估计全球大约有16300种动植物已处在灭绝的边缘,41000多种生物遭遇到生存的要挟。该组织还表示,全球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和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当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当中。
地球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灭绝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灭绝有5次。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绝的起因和规律,并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陨星撞击、宇宙射线变强、海洋盐度变化、地磁变化等。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即将到来的第6次生物大灭绝将是人为的。能够预想到,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可能比地球生命史上其他的灭绝事件更为恶劣。
就在九月,我独自旅行秦皇岛,虽然不是鸟类集中造访的时间,在森林湿地公园里,仍旧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鸟类在这里生活。现在,有不少像秦皇岛这样与鸟类共生的海滨城市,这里是人类的家园,更是鸟类的天堂。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们仍旧可以有这样的机会与动物相处在一片天地之中,而不是像卡尔森在书中所描述的寓言那样: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着小镇。鸟儿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许多人谈起鸟儿时感到困惑、不安。后园里的饲食器不再有鸟儿光顾。见到少数几只鸟大多气息奄奄,浑身不停颤抖,飞不起来。春天变得无声无息……”
《寂静的春天》揭示和提醒人们,当鸟类不再,身边的生物都消失,人类面临的将是如此的寂静。然而,人类在这样的寂静中又能够存活多久?毫无疑问,当春天真的变得寂静时,我们也终将离春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