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看台
日前,安徽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与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合工大智能院院士工作站,旨在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工厂等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关键技术难题,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安徽进行转化和产业化。
合工大智能院成立于2014年,以安徽省、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为共建主体,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以及省内外骨干企业为协同创建主体。合工大智能院旨在建立“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成果培育与转化平台,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研究院,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精确定位:研发与项目融为一体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合工大智能院围绕“提升智能制造产业竞争优势”这一主线,在遴选项目入驻、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当中,走的是一条“精确化”路线。
刚入驻合工大智能院的合肥博澳国兴能源技术公司,是一家专注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的企业。在公司刚布置完成的产品展厅里,公司负责人林铭祥兴奋地向科技日报记者描述起前不久在北京,两辆装载他们研发的大容量固态锂电池的大巴车完成综合工况800公里续航挑战的情景。“我们这次创造了多项纪录,现在的纯电动小轿车续航300公里的很少见,而装了我们的动力电池,大巴车也能续航800公里!”
合工大智能院科研服务部部长龚瑞告诉记者,新能源是合工大智能院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他们与这家原在深圳的企业一谈即合,决定共同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目前,合肥博澳国兴能源技术公司已经自主研发、生产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容量固态锂电池系统,产品受到全国多家新能源汽车主机厂青睐。
“对于所有入驻的企业项目,合工大智能院都持有相应的股份。”龚瑞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持有的股份,实际是为参与到企业项目里搞研发的学校师生代持的。“学校投入的研发力量是否适合企业和项目的发展,这是一个需要磨合的过程。企业与最为满意的研发团队配合默契后,学校会把代持的股份奖励给那个团队。”龚瑞告诉记者,合工大智能院在运作机制上,不简单做一个“二房东”了事,而是运用学校雄厚的研发力量,按照市场运行的规则,深入参与到项目当中去。“合工大智能院和项目企业是融合在一起的。”龚瑞说。
精细孵化:对资源进行动态调整
“前段时间,我们刚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对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合肥禄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禄正新能源)总经理王国君坦言,多亏了合工大智能院的智力支撑和有力背书。禄正新能源主要攻关新能源汽车故障远程智能管理系统,入驻合工大智能院后,不仅得到8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还依托合工大科研团队开发了整车控制器、智能低压配电盒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对于入驻企业来说,我们不仅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和人才支持,还在资本对接、项目扶持、产品与技术推介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合工大智能院张晓安副院长表示。
“过去的产学研用合作多是以科研人员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虽然针对性强,但不长久。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基本上就告一段落。”张晓安告诉记者,在合工大智能院这一新型研发机构的平台上,可以将成果、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种创新要素有效汇聚起来,发挥创新合力。
“我们对入驻项目的资源导入是动态的,引导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有效结合,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张晓安介绍,合工大智能院通过探索“共生”式合作模式来孵化高科技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果转化,让产学研用各方相互支撑、目标一致、利益共享。“我们会对投入的研发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一直调整到项目企业和学校研发团队都认为最合适的状态。”张晓安说。
目前,合工大智能院已建立研发与转化服务机构20多个,争取并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亿元;一批国内外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技术研发、二次开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成功孵化高科技企业7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