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著名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从全球挑选出了118位青年科学家作为“元素代言人”。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榜上有名,成为硫元素的代言人。这引起了人们对硫化学研究的关注。应该说,这是一个相对“老”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也比较成熟,不如新兴学科容易出成果,但其中隐藏着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予以破解。
作为一个新闻事件,“硫元素代言人”可能过几天就被人们忘却了,但个中隐含的道理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它提醒着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从事科研工作固然要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前沿课题,但没有必要一味趋“新”,也不能盲目追逐“前沿”,更不能简单地用“新不新”作为判断课题价值的标准,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科研工作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产业价值上。
当下科研领域中有一股赶时髦的暗流,一些科研人员热衷追热点、抢眼球,结果是在“流量迷恋”“为新而新”中迷失了学术定力和判断。相反,对一些看起来不太好着手的基础领域或者被人“研究过了”的基础性课题,就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投入。项目驱动、论文考核的科研体制则催生和助长了这一风气。确实,在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下,这样的论文和项目容易获得关注,也容易博得更高的“影响因子”。
但是,真正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成果必然诞生于基础领域的精耕细作之中。据统计,以往获得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项目,出成果的平均周期为14年。可见,科研人员潜心钻研的定力,对于获得重要科研突破非常关键。
而且,科研的价值并不仅由其本身所决定,还受到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有的时候,当一个“老问题”被置入新的框架,会获得再一次新生的机会,既可能形成新的科学价值,也可能形成新的产业价值。回顾历史,当今科技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无不来自于无数甘坐冷板凳的科技工作者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和默默付出。
因此,鼓励科研人员不盲目“逐热”“逐新”不应仅是口头的呼吁和空洞的说教,而要转化为科研机制改革创新的切实举措,不但要倡导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把冷板凳“坐热”,还要各方动员帮助把冷板凳“焐热”。所以,应从国家层面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树立一种正确的工作导向,建设一支心无旁骛、长期深耕基础理论的科研人才队伍。同时,还应在全社会营造脚踏实地、目光长远、沉潜质朴的文化氛围,对从事基础研究者多一份宽容、多一些赞许,为他们攀登科研高峰摇旗呐喊、鼓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