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9日 星期三
朱林飞:让土产山茶变身高档商品
路 霞 本报记者 张景阳
武川县的茶农在采摘山茶马建荃摄

    特有范儿

    近日,第二十四届中国计算机农业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不论是专家的论坛演讲还是参观考察,随行队伍中总有一个体型高大、笑容可掬的人。他时而做笔记,时而用心聆听,生怕错过什么。他就是呼和浩特市的科技特派员、武川县晟源山茶合作社负责人朱林飞。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我们的合作社大有帮助,大山里的农民,缺的就是这样的信息和技术!”朱林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瞄准家乡的产业空白

    朱林飞的家乡是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地处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老牌儿”的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极差的资源禀赋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这里的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寻梦。和很多同龄人不同,大学毕业后的朱林飞选择了在家乡创业。

    “老家穷,并不代表这里一无是处,比如山茶,就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城里人都喜欢。”朱林飞说。

    山茶,学名黄芩,普遍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以山西省最多,而内蒙古高原的高海拔,使这里的野生山茶质量更佳。山茶可入药,亦能作佳饮,味甘,润肺祛火、降血压、安神助眠,营养丰富。一直以来,武川县的山茶都是野生,农民收割、除草时顺便采摘一些,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光敏锐的朱林飞看到了这一点。

    朱林飞告诉记者:“最终决定发展山茶的规模化种植,是因为当地的这一产业是个空白,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坚信,农村并不是没有商机,而是缺乏发现和利用商机的人。”

    短时间内从门外汉变专家

    然而,从小喝山茶长大的朱林飞对这种作物并不了解。决定要发展这个产业后,朱林飞首先要做的,就是从零学起,在最短的时间内从门外汉变为专家。

    2010年开始,朱林飞一边钻研传统黄芩茶的生长习性,一边到南方学习制茶工艺,立志将传统与现代制茶工艺结合,创新出独特的黄芩茶制作工艺。

    如果说学习工艺比较容易,那么实现野生黄芩的规模化人工种植,就要靠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总结了。朱林飞回忆说,刚开始着手种植的时候,也经历过迷茫和失败:“野生和人工种植完全是两回事,要不要施肥,要给多少水,种植密度应该是多少?这些都是问题,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我们这里的高海拔和高温差,要求我必须总结出当地的种植经验。”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朱林飞吃透了从野生黄芩的驯化、育苗、种植、采摘、加工、杀青、揉捻、检验、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为了提高黄芩种植收益,朱林飞还在种植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参照南方茶园,将原来的平地种植改为了高垄种植,有利于黄芩茶生长、密植、节水,也便于田间管理,变一年采摘一茬为一年采摘两茬,产量和效益都翻了一番。

    他认为,自己一展身手的时机成熟了。2014年,朱林飞的晟源山茶种植合作社建成了标准化加工厂,包括800平方米生产厂房,一条加工流水线,原料库、生产车间、包装间、化验室、成品存放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为朱林飞的黄芩找到了出路。紧接着,他带领当地农民,把黄芩的种植面积扩大了2000亩。在武川县的哈乐镇、二份子乡,一片片绿色的茶田悄然形成。

    创新模式带领村民致富

    2014年,凭借对黄芩的研究和种植创新等一系列成绩,朱林飞被聘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从那时起他意识到,自己又多了一份责任。他说:“只有茶农多起来,合作社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而合作社发展了,茶农才会致富,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是很关键的。”

    朱林飞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用委托农户按合同种植、土地流转、合作社成员种植等方式,在西乌兰不浪镇、哈乐镇、二份子乡与50多户农户建立了合作。从2014年到2017年,合作社每年向种植户收购黄芩干、鲜茎叶10万多公斤,为种植农户支付原料款60多万元。仅此一项,种植户户均增收就近3000元。

    今年,朱林飞又带领合作社先后开发出“纯叶山茶”“玫瑰山茶”“百合山茶”“雪菊山茶”“沙棘叶茶”等高、中、低3大系列40多个品种,并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办理了QS认证。

    “多年之后我有了这样一个体会,让我们的土产品走出去变成有档次的商品,让家乡的贫困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比让自己富起来更让人兴奋!”朱林飞笑着对记者说。

    目前,晟源山茶合作社每年加工系列成品黄芩山茶6万公斤,销售额200万元。黄芩山茶在武川县和呼和浩特市区的代理店已发展到80多家,并通过电商销往北京、天津、武汉、黑龙江、张家口、广州、大同等地,销路顺畅,市场前景广阔。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