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跃过“龙门”的绝不是“鲫鱼”
——从网络传闻看中学生竞赛中的“奥秘”
本报记者 俞慧友

    8月20日,在长沙市第一中学举行的“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刚落下帷幕,就因一条鲫鱼而收获了比往年成指数增长的关注度。网络盛传一则报道:大赛前50名的高中生,因成功解剖鲫鱼,获清华北大等顶级名校的保送资格。再度引发人们对我国五大学科竞赛的热议和关注。

    “我是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牌得主,这说法太不靠谱。”今年从北京大学毕业的“金主”杨楠,对此新闻有点“小激动”,第一时间在知乎上予以了反驳。

    杨楠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动物解剖是生物竞赛实验考试中的考题之一,但分数比重并不高。他参加竞赛决赛的那一年,考题为蝗虫解剖,要求分离出蝗虫脑部,标记视叶,制作临时装片展示气管和马氏管。“本就不大的蝗虫,脑部特别小,肌肉又很多。按考试要求,分离出的部分不能带有肌肉纤维残留。视叶跟脑的其他部分只有大概半毫米链接,很容易解剖中被断掉。解剖特别好,也就能得十几分,对400分的总分来说比例很小。要说我因为切了个虫子保送北大了,那我可不认。”

    “竞赛中解剖鲫鱼,和菜市场、厨房剖鱼,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湖南省雅礼中学教科室主任、生物竞赛教练徐宏勇谈起了剖鱼的“科技含量”。他介绍称,生命科学是实验性自然科学,动手能力是对研究者的基本要求。实验考试中,学生必须像“外科医生”一样,不仅对鱼类骨骼、位置、形态“胸有成竹”,同时要有“庖丁解牛”般的动手能力。

    徐宏勇告诉记者,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分笔试和实验两部分。今年实验考试从上午8点持续到下午6点,共考核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细胞与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四个模块。其中,动物和植物部分,为普通公众了解度较高的部分,包括了植物、动物形态解剖。但如杨楠所说,解剖鲫鱼在整个实验考试中仅为很小的一部分,所占分值不足实验总分的十分之一。除鱼类解剖,今年还考了动物行为学知识。遗传学考核的实验材料则是玉米,通过给出的玉米彩色图片,分析玉米籽粒颜色等性状,考察玉米遗传规律。这也是玉米杂交育种需要掌握的试验原理和方法技能。

    “不能说看下玉米也能上清华北大吧?”徐宏勇反问。

    在四板块中,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考核难度较大,今年考的是细菌DNA提取和含量测定,及细菌裂解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前者属现代生物学实验内容,后者考察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手段,是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试验技术手段。因此,“剖一条鱼就能保送清华北大”,是不了解学生“剖鱼”所涉及的知识面和实验操作要求而做出的片面判断。

    此外,并非全国奥赛决赛中获金牌的学生,都能得到清华北大等名校高考“豁免权”。在我国,数学、物理、信息学、生物、化学等五大学科竞赛中,每年总共仅260名选手能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免试”资格。以生物竞赛为例,金牌获得者有72人,但只有前50名学生能被“免试”。

    (科技日报长沙8月22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