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7日 星期五
科普不妨用用“文艺梗”
眉间尺

    近日,热播剧《延禧攻略》“乱入”科普文。有医疗机构和科技类媒体借剧中高贵妃之死,向社会普及烫伤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这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的搭配,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理性的科学科普不妨借鉴一些看似感性的“文艺梗”。

    随着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增大,以及科技介入生活程度的加深,普通人与科技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科普走进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期待。而这又对科普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普创新当然首先是要及时更新科普的理念和内容,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成果通俗易懂地告诉民众。同时它也意味着科普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增添文艺的元素,则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实际上,科普本身就具有文学性。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十分善于借用文学艺术的力量。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曾在许氏禄丰龙复原像上题过一首诗。应该说,那是一首精彩的“科普诗”,它以典雅凝练的语言,描述了禄丰龙的基本情况。而当我们翻阅竺可桢先生《说飓风》《说云》等科普文章,也会为其准确而又生动的文字所折服。

    时至今日,科技在发展,文艺也在发展。电影、电视、话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等各种文艺门类都有可能涉及科技的内容,也都为科普工作留下了对接的“端口”。比如,前文提到的“许氏禄丰龙”,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它出现在今年年初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中。前不久的现象级影片《我不是药神》更是提供了医药领域科普创作的丰富题材。盘活玩好这些“文艺梗”,显然对促进科普作品的传播大有益处。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前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新兴文艺形态,本身就是科技与文艺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为科普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当然,科普借文艺之力也要防止“跑偏”。如果只是为了“蹭热点”“骗流量”,把文艺当作噱头、生拉硬套,不但难以取得实效,而且令人厌烦。不仅如此,科普使用“文艺梗”,还应包括运用科学知识纠正文艺作品中的错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毋庸讳言,有的作家艺术家并不精通科学知识,在创作中道听途说或想当然,导致一些文艺作品欠缺科学素养甚至违反科学常识。比如在《延禧攻略》中,女主角说:“枇杷老叶没有毒,但是枇杷新叶有毒。”而医学专业人士表示这并不正确。此时,就应该发挥科普纠错的作用,消除公众对含有枇杷叶的药品的误解,如果能顺势讲解一下中医药知识,就更是一举两得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