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近日,河南省纪委监察委专案调查组通报了“四考生高考答题卡疑被调包”一事的调查结果——不存在调包,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没有发现省招办干部有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问题。
调查结果并不令人意外。事件发酵之初,就有人指出,在当下的高考监管体系中,发生这种调包,可能性几乎为零。从逻辑上分析,有如此“通天”能力却只是调包四份答题卡,实在吃力不讨好。
但不管是多离奇的指控,相关部门都必须予以重视,及时澄清事实。之前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算是对高考制度的一次“暴力测试”。一些电子产品出街前,就要经历这么一遭,被砸被摔被烤被浸,就要看你耐受到什么程度。同样的,被否定、被群嘲,被痛斥存在暗箱操作、利益交换,都是高考制度承受的一场来势汹汹的“暴力测试”。
应对舆情的姿态很重要。答题卡被调包、高分考生落了榜,这些情节戳中了公众对于公平公正的焦虑。高考,一向被认为是监管最为严密的考试。如果在高考中,都能有“调包”这样匪夷所思的操作,公众对公正的信任会彻底幻灭,更会人人自危——在不可知的“黑幕”面前,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网友高呼:必须严查。
事件刚刚曝出,河南省招办就发出公开信,表示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确认答题卡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结果也已书面告知家长。之后,河南省纪委监察委介入,有了权威第三方,避免了“监守自盗”的指摘。从最后公告结果来看,调查组查看了监控视频,进行了笔迹鉴定,确认不存在答题卡调包事件。
查阅新闻就会发现,关于高考答题卡被调包的新闻几乎年年都有,而每年的调查结果都是“虚惊一场”。河南这次事件发展至今,几乎可以确认,涉事家长对于高考不公的举报,已经从一开始的合理质疑,变成了后来的“胡搅蛮缠”。在看到答题卡之后,考生依然坚称并非自己所答;而家长怀着满腔怨愤,控诉招生办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直接泼了一盆脏水。学生撒谎可以理解,家长冲动可以理解。只是换个角度想想,若没有监控视频,没有笔迹鉴定技术,蒙冤者的冤屈能不能这么彻底地洗清?
此次高考制度经受住了“暴力测试”令人欣慰,但更让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能本着实事求是、不怕麻烦的精神,积极回应民众关切,捍卫了高考制度的公信力。这也提醒我们,类似的质疑以前有,今后也一定会有。我们不能苛责这种质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严格考试流程、强化技术手段,在遭受突如其来的质疑时积极回应,才能还高考制度以清白,才能让高考制度公平公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