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考转型考创新,煤炭大省不光挖煤
一根成人手指粗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可承受约40吨到80吨的重物——太原钢铁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发的T800高端碳纤维,使中国碳纤维生产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准。图为研发团队骨干杨晗在生产线上作业。视觉中国

第二看台

本报记者 王海滨

    去年开始,山西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工作,把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两个板块的权重提至整个考核评价指标的60%以上。为期一年的考核期到了,各市县区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前不久,山西省政府发布的2017年度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结果显示,一年来,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工业增速高3个百分点;非煤工业增长9.7%,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51.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2%。尤其是1—5月份,山西省非煤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8%,快于煤炭工业9.3个百分点;利润增长1.3倍,增速远高于煤炭工业。

    山西省发改委副巡视员胡瑞文说,资源环境是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约束性条件,增长质量是转型升级成效的反映。

    “转型、创新”权重继续增大

    “近年来,山西发展实现由‘疲’转‘兴’,转型态势日益强劲,但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转型项目不足等问题。” 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韩东娥研究员说,“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把‘考转型、考创新’作为‘指挥棒、风向标’,加大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考核指标权重,可以有效激励各区域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动力,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可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创新抓转型的责任担当;可以有效刺激山西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短板的逐步补齐;也可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作出重大贡献。”

    基于此,今年,新修订和完善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指标数量由修订前的27个增加到29个,指标权重由修订前的62分增加到71分。并且更加聚焦于产业转型等核心内容,并相应加大了指标权重,充分反映了山西经济发展的重点就是转型、创新。

    记者注意到,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了“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指标与“煤炭产业占比降低率”同考核,并设置了“能耗增量控制”指标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降低率”共同对能源消费实施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考核等。

    此外,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还进一步突出考核评价的差异性。山西县域按主体功能区定位,实行分类考评,让各县域在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主体功能定位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走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

    “资源型经济如何转型发展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山西省一道绕不开的坎。山西经济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拐点,到了经济结构全面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整体经济需要在转型创新中焕发新活力。”韩东娥说,“当前资源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对于山西省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应该谨防传统产业的繁荣抑制其他转型产业发展的故事重演,否则将迟滞转型发展的脚步。修订完善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要引导我们不要对传统的相对过剩产能抱太多幻想,要把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

    山西省统计局局长翟振新也表示,山西省政府发布以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核心内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就是要通过严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标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引导和激励全省上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主动转型、创新转型、全面转型、深度转型。这突出体现了“五大发展”新理念新要求和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省情特色,对于引导和激励各级各部门奋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提出,该办法是全省统一的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重要导向的区域经济考核评价指标,科学考核评价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引导和激励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通过省市县三个层面同时考核,压紧压实各层面目标责任,形成三级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良好工作格局。

京ICP备06005116